评  论 Sina. Ads.

   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  论 > >新闻内容


从戴维斯杯看中国网球前景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2月12日 10:42 中国体育报

    本年度戴维斯杯网球赛亚大区A组中国对新西兰的比
赛日前在深圳观澜湖战罢,中国队在客队主将缺阵的情况
下,几经搏杀,仍以2比3败阵。

    新队去年刚从世界组降级下来,水平在世界上位居中
游,中国队与之拼到2比3,实属不易,但行家们认为只要
中国队能尽快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不
成问题。

    问题一:网前技术不过硬。主要表现在反应慢,击球
点滞后,球速无力,线路单一,落点不深等方面,因此问
题,队员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问题二:上网意识不强,信心不足。比赛中人们看到
,我选手95%的时间是在底线与对手鏖战,即便在底线相
持中获得上网机会,也很难果断上网,而在为数不多的上
网中,成功率仅40%左右。

    问题三:发球力量不足,一发成功率较低。就本次中
、新之战而言,主将张宇、朱本强第一发球的速度一般只
在160公里/小时左右,而一发的成功率只有50%左右。给
人留下的印象是:我选手破对方发球局难,保自己的发球
局也难。

    以上三个问题看似独立存在,但细细品味却又相互关
联。时下,发球上网型的打法被称之为主动进攻、主动出
击的打法,世界男网选手采用者众。此招也被视为男网选
手晋升高水平行列的“必修课”。

    我选手受传统打法影响较深,在意识上仍停留在“死
守底线、稳中求胜”的等级里。正因缺乏上网的意识和该
项技术的千锤百炼,导致在赛中疏于上网或不敢上网,越
是不敢上网,磨练网前技术的机会就越少,磨练机会少,
自然提高的机会就更少。久而久之,不但上网没了信心,
偶尔鼓足了勇气冲上去,也常因网前技术不过硬而惨遭穿
越。

    中国戴维斯杯队队长王福章说:“我选手不是没有机
会上网,而是没有胆量上网,因此也失去了将底线优势扩
大开来的机会。”此外,又由于发球无力,不能给对手形
成有效的压力,所以攻击性较强的发上(发球后紧接上网
拦截一气呵成)打法也很难得以实现。

    常言道:一招软,招招亏。上网,是否是中国竞技网
球中的“软招”是否是影响中国网球竞技水平再上台阶的
“恶性连环套”,值得大家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