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20多万字的书稿终于脱手了,为了赶写这本书,我们七位记者可以说是夜以继日。临近年底,大家手头上的工作本来就很忙,所以写书的事大多只能夜间完成。忙碌了半个月,终于完成了任务,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
对于黑哨,我们早有耳闻,特别是甲B进行到后半阶段时,我们渐渐有一种反映黑哨的念头。10.16五支甲B队伍被严处之后,频道领导与记者和宋卫平就沟通过这方面的合作事宜
。后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也开始关注此事,几方面对揭黑的认识也越来越一致。当李书福、宋卫平终于振臂一呼时,我们频道更是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来推动扫黑的进程,我们努力用镜头去记录真实,努力用激情去呼唤公正,也努力用理性去探求规范。
当这本书与大家见面时,黑哨问题可能仍是一个谜。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不外乎两点,一是究竟谁是黑哨,二是这些黑哨最终会得到怎样处置。我们的书名叫《黄牌红牌》意思也十分明了,这些黑哨究竟是黄牌警告,还是红牌罚出场呢?我们和广大球迷一样关注。
在写这本书的开始,我们拿着书的提纲征求了宋卫平先生的意见。他看完后提了一个建议,就是不要孤立地去看足球黑哨,应把它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去参照。实际上随着我们调查的进展和思考的深入,这方面的感觉越来越强烈。白岩松在《时空连线》里采访著名意大利光头裁判科里纳,问了一连串有关黑哨的问题,结果科里纳一脸迷惘。同样我们还听说过这样一则传闻:前些年,上海一位著名作家赴德国考察,买回一块柏林墙的砖头作为纪念,拿回家放在书房的显眼处。可每当作家向圈内的朋友炫耀他的纪念品时都会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这块砖是柏林墙上的吗,德国人会不会胡乱捡块砖唬弄唬弄你?”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行为规范是截然不同的。黑哨现象的产生和盛行绝不是孤立的足球行规问题,道德短缺,文化障碍,商业竞争的无序和法律制度的残缺都直接或间接地催生了这个足坛“怪胎”。这里面可探讨和思考的问题实在太多了。譬如俱乐部,为什么这么多俱乐部都愿意选择“花钱买公平”?他们为什么能够送大把大把的现金而做平帐目?俱乐部自己是否只是送钱角色,他们从中有没有贪污?这些问题相信终有一天会明了,但他们折射的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由于我们这本书是一本纪实为主的快餐作品,因此这些问题来不及深入透彻地去探讨,只能留待日后,也相信会有更多的思想者去作更高层次的解剖。
本书应该是体育健康频道记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周伟成、赵小华、赵林、郭晓、彭军、张继洪、陈晔负责执笔,具体分工周伟成:序、后记和第六章“黄牌,红牌”;赵小华:第一章“大地震”;赵林、郭晓:第三章“2001甲B,假B”、第四章“四条汉子”;彭军、张继洪、陈晔:第二章“扫黑冲击波”、第五章“让历史告诉今天”。在成书过程中,频道的许多体育记者提供了资料。蔡巍、卢宝祥、周叶飞也参与了部分内容的写作,袁鸣峰、陈震瀛、孙鸿琴、王川、王燕等同志为本书做了许多具体工作。
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姚恩瑜社长,朱绍勤社长助理和黄宝忠责任编辑。他们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使本书以最快的速度与读者见面。感谢中央电视台《足球之夜》栏目给我们提供宝贵资料;也感谢陈培德、宋卫平、李书福、桂生悦等当事人给我们的全力支持。
由于成书时间仓促,错误之处难免,望读者不吝指教。
新浪足球彩票系列短信助您决胜千里!
订中国队与世界杯新闻 国脚动态随时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