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长达一年半的股权转让案令辽青俱乐部疲于奔命,教训之深刻令人没齿不忘。客观而言,在辽青俱乐部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建投公司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但患难的情谊毕竟无法取代企业经营运作的严密法规,私人的情感体系也绝不能同市场经济的科学理念相提并论,当初,拥有球员及场地等相关配套设施的俱乐部一方仅拥有49%的股份,而将决断俱乐部前途的生杀大权恭让给建投集团,这在双方相见甚欢的合作初期便埋下了日后龃龉纷争的不睦伏笔。
为吸取前车之鉴,官司结束后,辽青俱乐部极力要求买回建投集团所拥有的51%的股份,尽管建投方面抛出1200万元的“天价”,但辽青俱乐部捍卫自身权益,力争摆脱被动境遇的决心却未因种种阻绊而有丝毫的衰减。辽青俱乐部总经理刘春义表示,俱乐部不会因官司风波而因噎废食,只有扩大融资渠道辽青俱乐部才能解决资金匮乏之忧,寻求更长远的发展目标。但在融资的形式、股权分配的比例等关键之处,辽青俱乐部一定会深思熟虑,绝不会重蹈覆辙。据悉,新组建的辽青俱乐部董事会很可能采取俱乐部与省体院联合入股的形式,股权的配属要分散开,辽青要拥有优势的股权比例,失去这一前提,一切均无从谈起。
辽青俱乐部目前已与鞍山联手,一线队冠名“辽宁鞍山队”备战今年的乙级联赛,鞍山方面出资600万元,300万元用于教练、球员的工资、训练津贴及日常开销,另外300万元将作为辽青队冲入甲B后的奖金。冲击甲B成功后,辽青俱乐部将出资买回甲B名额,如此“一箭双雕”,既解决了俱乐部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同时又为球队的正常训练、比赛奠定了扎实的根基,李争教练欣慰地表示,今年有这样良好的开端,辽青冲击甲B火候应该差不多了。
由于看重辽青球员的发展潜力,“东北大帅”李应发率爱徒——前国门傅玉斌重出江湖,联袂执掌辽青队教鞭,李应发慧眼独具,在他看来,年轻的辽青队是一块待琢的璞玉,假以时日前程将不可限量。今年从辽青队租借出去的球员基本都占据了甲A球队中的主力位置,前锋杨威在云南红塔队备受主教练戚务生的赏识,深圳平安队的郑智、辽宁抚顺队的张永海、张海峰等小将也得到了所在球队教练组的认可,至于现在国青队效力的王新欣等球员更是沈祥福麾下的得力战将,杨威、郑智、王霄等球员虽然离开了母队,如果今年辽青跻身甲B行列,这批实力派球员极可能归队与大部队会师,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历经忧患后,辽青复苏的佳期已为时不远了。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