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中国足协在上海公布2004年中超球队的数量是8-12支之后,如何安排赛程便成为焦点话题。昨天,中超办公室主任郎效农称,2004年中超联赛属于过渡期,由于参赛队伍的数量较少,联赛可能采用三循环或四循环的形式。
郎效农认为,2004年如果沿用现在的双循环赛制,超级球队全年的比赛场次的确比较少,这样对锻炼队伍和培养球员不太有利。但2004年初步确定8—12支球队参赛只是一个过渡 时期,中超联赛最终的球队将在16支左右。过渡时期有可能参照日本和韩国曾经使用过的模式,即日本的J联赛每两支球队之间的较量各自拥有两个主场和两个客场;或者像韩国2000赛季、2001赛季一样,打三个循环,排名靠前的球队多打一个主场,排名靠后的球队则多打一个客场。郎效农说:“这样的赛制不是很规范,但在过渡时期考虑到比赛的质量和数量,可以安排这样不太完整的赛制来达到比赛的目的。至于最后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只是技术上的问题,要等到调查研究之后再决定。”
8-12之间有8、9、10、11、12共5个数字,2004年超级球队的数量如果是8支或9支,将可能采取四循环的形式。如果是8支球队,每支球队四循环后全年的比赛场次是28场;如果是9支球队,全年的比赛场次是32场。联赛冠军可能采取日本J联赛的方式,即前两个循环的冠军和后两个循环的冠军将争夺最后的总冠军;也可能按照最终的排名来确定冠军(超级联赛开始没有升降级)。如果是10、11或者12支球队,可能会采取三循环的方式,即两个循环过后,按照名次和积分,前面的球队多打一个主场,后面的球队多打一个客场。这样每支球队全年的比赛场次分别是27场、30场和33场。由于中国足协仍然没有打跨年度联赛的设想,2004年超级球队的数量如果超过10支,就无法采取日本J联赛的方式,只能采取韩国职业联赛的方式。郎效农说:“10支球队时如果采取四循环,每支球队全年的比赛场次是36场,从时间上说36轮比赛不太好安排,11支或者12支就更难安排了,因此只能借鉴韩国的经验。”
郎效农称,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是技术问题,他说:“无论是日本曾经用过的方式还是韩国模式,很难说清好坏。确定形式本身并不是中国足协启动超级联赛的目的,这也不是超级联赛的主体。重要的是如何在体制建设上有所突破,以及孕育先进的中超文化。”他认为,在2004年前很难说清会拥有多少支超级球队,重要的是利用两年的时间使2004年时的超级球队上新的台阶,如果超级联赛没有质的变化,就还是现在的甲A。
8—12这些数字本身只是一种表象,它们背后承载的是对俱乐部规范化的要求和管理体制与经营体制的创新。郎效农称,超级联赛怎么打、打多少轮是具体的实施形式,关键是在启动超级联赛之前搭建更为职业化的超级平台。目前,中国的联赛在职业化上表现出来的问题很多,郎效农将其归结为三点:由于俱乐部建设的不规范,无法落实法人制度,很多俱乐部老板的个人意志替代了法人化管理;俱乐部财务管理不规范,大多数俱乐部都在亏损,说明足球联赛的经济环境不好;职业联赛中的腐败行为严重损害了职业联赛的形象。郎效农说:“启动超级联赛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解决赛制本身。”
中超对俱乐部的法人治理、梯队和基地建设、经营业绩要求比较严格,日前有业内人士称,2004年超级球队的数量很可能是10支。2004年是中国主办亚洲杯年,因为是东道主的原因,国家队的任务将更加繁重,三循环27场比赛比较适合当年的情况,也可避免像2001年甲A联赛因为国家队征战世界杯和九运会,而不得不将联赛延至12月中旬的尴尬。当然,另一个原因也不可忽视,即1994年中国职业联赛启动时甲A的数量是12支,超级联赛作为甲A的升华,从数量上应该也有所区别。国际上极少出现单数情况,因此2004年超级球队的数量最有可能是10支。本报北京电记者肖良志报道
快来下载九运会精彩手机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