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中超联赛将实行开放式竞争,包括中国足协在内都不能搞垄断经营,只有这样中超联赛才会有生命力”,这是在展望将于2004年“面世”的中超联赛时,中国足协中超筹备办公室的郎效农所说的话。
但是,在中国足协副主席阎世铎扔这颗“重磅炸弹”后,就引来种种猜测和议论,“中超有那么好吗”、“不会又是换汤不换药吧”。现在,就让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中超。
什么是中超俱乐部标准?
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中国的职业足球联赛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暴露出了“黑哨”、“假球”等不可回避的问题,更严重的是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的障碍。
其中,俱乐部建设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职业联赛的腐败问题被足协定性为“甲A体制的三大弊病”。据此,中国足协在2001年甲级俱乐部深圳会议上,通过了一共11条的《中超俱乐部标准》。核心内容有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法人治理;梯队健全、赛场先进;经营良好、财务规范、审计合格。届时,将设立中超委员会全权管理中超联赛。中超委员会由足协代表、各俱乐部代表和社会专家构成,决策制度是民主协商,民主决策,足协没有一票否决权,但大原则由足协确定。
此外,《标准》还对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等做出了具体要求。
半数甲A将被挡在门外?
中超联赛的“门槛”初定为:俱乐部年经营收入需达到3000万元,净资产达到5000万元,有自己的完善梯队建设、自己的训练基地、自己的满足要求的主赛场。
早在2001年深圳足球工作会议的时候,许多俱乐部就曾提出是否可以将这个“入门”的钱数降低到3000万元。由此可见,对目前许多俱乐部来说,这的确是个不低的“门槛”。可以预见,如果足协坚持这个“门槛”的高度,那么将有近一半的甲A俱乐部面临在中超联赛中下岗的窘境。
尽管中超联赛规模仍未最后确定,但张吉龙曾表示,可能在8到12个俱乐部之间。但是,根据中国足球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中超联赛委员会的协商结果,不排除会有进一步的扩大,但不可能是当前甲A的照搬。目前甲A15支队伍如果在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不加大投资和俱乐部基础建设,他们当中将有一半被抛弃在超级联赛的大门外面。 本报记者 王健 于欣
订阅世界杯快讯,第一时间知世界杯、中国队消息!
世界杯短信游戏多多:点球大战、足球经理、世界杯大富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