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离世界杯开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左秀娣只觉得准备
时间不够用,听英语课,练听力,练体能,钻研规则……
左秀娣只想悄悄地出发去美国,赛前执意不肯接受采访,
不愿声张,她要待赛场执法得到各方认可,来证明自己的
实力和能力。
本届女子世界杯大赛首次全由女裁判执哨,在世界足
坛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将成为激战的赛场一道独特的风
景线。裁判分配方案早已公布,总共15名裁判,16名助理
裁判,亚洲占据了5席。其中,中国两名,韩国、朝鲜、
日本各有一名。左秀娣担任裁判,上海另一女裁判陆丽娟
任助理裁判。
值得左秀娣骄傲的是,她是亚洲唯一一名参加过两届
世界杯的,和1991年世界杯不同,那时只是位助理裁判,
此番出征时,已是名颇有资历的国际裁判。左秀娣信心十
足,“只想好好完成任务,裁判是项重要的工作,我要对
得起这身裁判服,为祖国争光,为亚洲争光。”
(二)
左秀娣是位足坛女法官,也是妻子和母亲,为了这个
喜爱的足球裁判,她付出的很多,失去的很多,也得到了
很多。让左秀娣难忘的,是八年前的首届女足世界杯赛的
经历。
那次,接到去广州担任裁判的通知,左秀娣又喜又急。
喜的是亚洲唯一的女裁判名额,让她争到了,急的是女儿
刚满3个月,还在哺乳,怎么办?珍惜机会的左秀娣狠心
地给孩子断奶,把孩子托给老人,打点行装,奔赴赛场。
当过田径选手的素质,体能恢复较快,可强行断奶的疼痛
却令她难以忍受,“场上跑动时乳房胀得实在难受。终场
哨声一响,第一个反应是冲进洗手间,忍着疼痛,拼命挤
奶……”
如今,女儿已是二年级学生,为了裁判事业,左秀娣
又狠狠心把孩子送去住读,一周见次面,遇上出差,时间
更长。这次将远行美国,女儿又将迎接期末考试,可爱的
女儿说着说着哭了起来,唯一的要求是要妈妈出发前再去
学校看她一次……说到这些,左秀娣格外动情,“我心里
真酸呀。”
可家里是左秀娣温馨的港湾,每次训练后,丈夫当按
摩师,女儿为其踩背,帮助她恢复体力,还会为她出任“
业余教练”。一次女儿生病到医院就诊,打完针,抓完药,
先生带着女儿骑助动车,左秀娣便在一旁一路快跑,女儿
在边上加油,见缝插针地进行锻炼。
正是家庭的支持,不懈的努力,16年前和左秀娣一起
参加女裁判员培训班的八、九十人,如今只剩下她一人坚
持在绿茵场奔波。
(三)
中国足球裁判走向世界,左秀娣的体会最大的障碍是
语言关和体能关。为了越过障碍,她付出了数倍的努力。
左秀娣和陆丽娟专门到外语学院强化英语训练,几个
月下来,英语听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更难过的是体能关,
长年的超负荷“支出”,左秀娣右脚踝肌肉跟腱落下了病
根,前两个月做了手术,她便积极调整、恢复,每天在清
晨或傍晚,利用业余时间训练,每次都超过一个半小时,
恢复很快,已能达到裁判体能测试的要求。
左秀娣还格外注意向同行学习。她说男裁判控制比赛
的能力强,经验多,跑位预见性强,从中揣摸,对女裁判
工作很有启发。她信心十足地说,随着女足运动的发展,
随着观念的更新,女裁判今后将会有可能到男子足球赛场
去执法。
左秀娣明天将背起行囊,奔赴世界杯赛场,让我们在
赛场上,一睹她果断执哨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