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来得过于突然,我们还没有充分孕育欢庆的心情。
成功又来得那么平常,国人对小组出线早已漠然。
霍顿似乎早就料到了,刚到上海他就说过:“现在就
谈中朝之战为时过早,说不定那时情况已经变化了。”也
看不出国奥小将们有多少兴奋,张效瑞用世界级的脚法攻
入第6球后,有的只是淡淡的释然。
这太让人想起1991年北京的某个夜晚。同样是国奥队,
同样是小组赛,对手同样是朝鲜,而成功之后,有的是范
志毅挥舞国旗绕场一周,有的是铁血男儿的诤诤誓言。
中国队提前胜出
朝鲜曾是一支铁军,他们在1966年世界杯上曾经力挫
意大利队杀入8强,创造亚洲最好成绩。中国队也曾如“
恐韩”一般“恐朝”过,那是在六、七十年代。
而当历史的车轮即将驶向新的世纪时,朝鲜足球却无
可争议地落后了。昔日的亚洲一强如今却被等同于越南、
缅甸这类长期扮演“参与者”的角色。
从微观上说,朝鲜队被越南队领先绝大多数时间最后
战平对手,是犯了轻敌这般不可饶恕的错误。对照一下他
们与缅甸队比赛时的出场阵容,朝鲜队竟然“雪藏”了3
大主力:17号李泰雄、18号张正革、15号姜中南。
显然他们没有把越南队放在眼里,又或许他们听说霍
顿有意让主力队员休息对付下一场比赛而随之“心动”,
但足球是圆的,比赛结果让他们提前一轮出局了。
这让我们想起霍顿的“实用主义”,他始终不敢锻炼
替补,始终担心后防空虚,而避免了任何一次“阴沟翻船”,
或许是值得理解的。
从宏观上说,朝鲜足球长期与世外“隔绝”,传统的
单靠拼劲打天下已显然落伍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朝
鲜队的惨败是一个“血的教训”。
在90年代亚洲足球突飞猛进的时候,朝鲜足球显然没
有跟上这个潮流。可以庆幸的是,中国足球在经历了迷信
“施大爷”以后很快觉醒,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虽然比
韩国足球职业化晚了整整1 0年,但毕竟是“上船”了,
中国足球的改革开放步伐也越迈越坚定。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足球是有希望的,总有一天,
中国队也将走在韩国和日本的前面。
变阵是明智之举
李铁是国奥队中霍顿最为欣赏的球员,不仅仅是因为
他的球风太符合霍顿的战术和打法,更重要的是他已成为
霍顿手上不可或缺的“王牌”,他在队内的核心作用在场
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看李铁踢球,有点让你想起申花队的祁宏:同样是核
心,同样是后腰,同样在大多数时间却要担负组织进攻的
重任。
看李铁踢球,又有点让你想起申花队的朱琪:在中场
灵气十足,偏偏是个进不了球的球星,常渴望直接得分,
但每每错失良机。
恨只恨李铁只有一个,国奥队不能不说没有隐忧。李
铁手上小动作不少,到了九强赛,吃裁判亏的历史很有可
能重演。如果李铁不在场上,国奥队还有谁能在短时间内
接上班?
就算李铁在场上,强敌早就把他研究透了,到时候派
专人“伺候”,估计他就很难像他头发一样挥洒自如了。
所以“解放”孙继海,“解放”李金羽,“解放”张
效瑞,我看归结到底还得“解放”李铁。与缅甸队的比赛
能打成6比0,决不单是缅甸队的打法与越南队不同,中国
队的主动变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让李金羽先发,实践证明他是相当称职的,我
们可以多次看到他和老战友李铁、隋东亮的绝妙配合;其
次,用孙继海和张效瑞替代黄勇和肇俊哲担任左右前卫,
大大减轻了李铁组织进攻的负担,中国队的边路变得防不
胜防。
中缅之战的收获表面上是6个进球,其实从内容上说,
这场球也是几近完美的。
中国队的两个先发前锋脚下有活,常能退出禁区拿球,
为队友传出好球;中国队的中场不再只会长传冲吊,而是
打出不少传两肋的地面渗透;由于缅甸队时不时还打些反
击,中国队在大比分领先时还能及时回防,退守很快;从
进球方式上,不仅有一个不是“传统”的头球攻门,而且
定位球也有建树,中国队的远射似乎已形成燎原之势,人
人都有那么两下子。
通过变阵“解放”李铁,是国奥队的明智之举。
霍顿战法的短长
霍顿已经放出话来,现在这个18人名单不是最终参加
九强赛的名单。
我们可以听到霍顿在临场指挥时,经常会高喊“QUI
CK,QUICK(快,快)”,他解释说:一支球队在领先时
往往有个不好的倾向,就是过于粘球,想要控制比赛,不
自觉地放慢节奏。他对国奥队的要求就是快速出球,一是
缅甸队并不希望我们打快,这个队无法适应高速度和快节
奏;二是我们球员也不应养成这个习惯,否则以后想快也
快不起来了。
霍顿的思路是一贯的,由于师承巴西,大多数国奥队
员都多少染上了点旧巴西的“毛病”,因此不排除霍顿以
“快”为要求寻找新的人选。
他说:“在甲A中,有大约120至140位适龄球员还可
挑选,未来的18人名单是很有竞争力的。我会利用不长的
时间仔细看看联赛,争取发现一些新人。”
有不少人认为由于对手太弱,国奥队的后防线几乎没
有经受到考验。霍顿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当我们的后防线
压到中场时,很容易被对手打反击,我们队员需要回追,
所以这类考验是经受过的。他甚至认为媒体有求全责备的
意思,赢了输了都要“骂”。
而事实上霍顿的这一逻辑讲不太过去,我们只认定既
成事实,而不会考虑太多如果,相比国奥队的前锋线和前
卫线,后卫线的确没有显出多少能耐。由于九强赛的对手
诫我们处于一个档次或高于我们一个档次,所以国奥队的
防守是否顶得住对手的进攻将是“霍顿战法”的关键,在
霍顿眼里,全攻全守当然是以防守坚挺为基础的。
因此霍顿或许可以留意来自大连万达的刘玉建和来自
上海申花的忻峰。刘玉建虽崛起于万达没落之时,但他在
右边卫的位置上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忻峰既可以打中
卫也可以打右边卫,在申花“黄金防线”的熏陶下,他成
长得非常快。
增强替补队员的比赛能力,不断发现新的苗子,从某
种意义上说将决定霍顿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