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视频直播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甲A竞猜 | 奥运足球预选赛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 > 新民体育报 > 新闻报道
 


中韩到底谁怕谁?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9月27日 10:51 新民体育报

  许丁茂的麻烦

  韩国国奥队主教练许丁茂最近的日子要比霍顿难过得多,原 因是在日韩热身赛上韩国队以大比分输给了日本国奥队。这使得 一向自认为是东亚最强者的韩国足球界大为不满,尽管前去观战 的霍顿在回来后一直宣称韩国队踢得并不比日本队差,但韩国舆 论界显然没有听见这个声音。在热身赛失利之后,他们一再对韩 国国奥队的中场和后卫线提出批评,迫使许丁茂不得不将他刚刚 调整得有些成型的主力阵容再次作出调整。

  早在8月份韩国国奥队赴欧洲集训时,许丁茂就一直在尝试 起用一些新人,尝试一些新的组合,所有随队出访欧洲的球员都 参加了比赛,包括当时正在养伤的后卫赵世权都上场得到了相当 大的锻炼。关于他的不断调试,许了茂解释说,他主要是想看看 新人们的表现,像锋线上涌现出来的崔哲宇,就可能是李东国最 好的搭档。由于韩国国奥队欧洲之行取得了6胜1平的良好成绩, 而与捷克国奥队的比赛他们更是以4比1大胜,所以当时韩国足球 界并没有人对许丁茂的“变化无常”提出异议。

  而在负于日本国奥队后,舆论界立刻翻脸不认人,纷纷对许 丁茂扔出炸弹,使许丁茂迫于压力又对球员作了调整,在集训名 单里又加入了崔正民、宋润锡等球员,而后防线上大将赵世权、 中场大将李英杓又在此刻因伤病而无法上阵,令许丁茂排名布阵 捉襟见肘。日韩热身赛的第二场比赛显然将使许丁茂陷于两难的 矛盾之中:输了,会打击士气,赢了,可能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甚至于是主力球员的受伤。

  临阵换帅,固然是兵家大忌,而临阵换将,也是兵家大忌, 霍顿在从东京回来后曾经笑着说,他最希望的是许丁茂在热身赛 后输了下台,这会对韩国队有较大的影响。虽然霍顿的愿望没有 实现,但许丁茂因为日韩热身赛而乱了方寸,却成了霍顿很喜欢 看到的事实。

  中国队的胜负手

  从中科热身赛来看,中国国奥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 如球员的远射能力不强,犯规动作过大等等,但总体上已经能够 较好地控制住比赛节奏。综观中韩双方交战的历史,韩国队并不 害怕中国队的拼抢和速度,相反地倒是对西亚球队那种技术型的 防守反击战术相当忌惮。随着国内联赛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球 员对原先韩国队那种凶猛的抢逼有了较大的适应。中韩之争,在 实际场面上看,差距并不是太大,中国队的攻势和控球时间都不 比韩国队差。可是几乎每一届国字号球队在与韩国队交锋时,都 急于想证明自己不恐韩,有实力击败对手,因此在比赛一开始就 大打攻势足球,消耗了过多不必要浪费的体力。而韩国队却利用 他们整体配合熟练的优势以逸待劳,采取有效的防守反击政策, 往往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上海申花队与韩国俱乐部的比赛 可以作为国奥队参考的例子,记得过去申花队曾经在徐根宝的率 领下与韩国天马一和队打过亚俱杯,攻势、射门上申花都占优, 可因为球员过早兴奋,使得天马一和队利用不多的进攻就赢得了 胜利。而今年申花队在拉扎罗尼的率领下也与韩国全南队交过手, 事实是申花利用领先一步的控球战术轻松战胜了对手。可见,中 国球员在个人能力和整体配合上,与韩国球员的差距已是越来越 小,甚至完全持平,关键是比赛中的战术安排,能不能以自己的 打法为主,掌握和控制住比赛节奏。

  霍顿一再表示他只专注于自己已经成型的技战术打法,不太 考虑对手的变化情况。原因就是这一届国奥队最大的特点就是整 体技术出众,除了李金羽、李铁、隋东亮等留学巴西的健力宝小 将外,张玉宁、肇俊哲等球员的个人技术也是相当出色,已经基 本上从过去中国球员只有高度、速度或力量的单项技术优势,上 升为综合技术素质的全面提高。从中科热身赛的表现来看,国奥 小将完全有能力来贯彻主教练的意图。中韩胜负的几率,应该是 五五波。

  霍顿的秘密武器

  霍顿的秘密武器不是张玉宁,也不是李金羽和张效瑞,而是 信心。他像保护一个刚出土的宋代瓷器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它, 生怕不小心打碎。从东京看完日韩热身赛回来后,霍顿就宣称, 在亚洲范围内,中日韩国奥队的水平在同一档次,而中国队最强。 除了在新闻发布会上笼统地介绍了一番韩国队在热身赛中的表现 外,霍顿几乎没有在公开场合谈论过他即将面临的对手。他闭口 不谈输赢,没有发下什么“一定”的毒誓,除了性格因素外,恐 怕还有其他自的。霍顿显然不愿意给他自己和队员们太多的压力, 因为他知道,压力往往是摧毁信心的罪魁祸首。

  为了保护国奥小将们的信心,霍顿可谓用心良苦。国奥队在 今年的比赛中胜多负少,一方面是因为球员水平要高出往年,另 一方面就是得益于对手的弱小。这一点在国奥队在热身赛对手的 选择上就更为明显。据说日本国奥队曾有意伸出热身赛的橄榄枝, 但后来不了了之。先来的乌兹别克斯坦队阵容不整,水平下降很 大,后来的科威特国奥队算得上是个水平相当的对手,虽然他们 在第一场热身赛中以0比2负于中国队,但真正原因或许并不像他 们主教练所说的那样场地太差,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科威特队就 根本不会在条件比上海体育场差得多的宁波体育场战胜中国国奥 替补队。真正的原因或许就是霍顿看准了科威特球员初来乍到, 又刚刚从英国集训回来,水上不服再加上时差没有调整好,所以 在第一场比赛中尽遣主力上阵。即使在领先两球的优势下也没有 对场上阵容作太大的调整。

  在霍顿的“蓄谋”之下,国奥小将们的信心指数空前上涨, 前后两场球,如果上场球员换一下的话,效果大概就会大不相同。 一个20世纪的英国人,居然用起古代中国的上驷下驷战术,也真 难为了他。步君

  感谢体育沙龙网友黄鱼@西湖转帖




热点专栏 --> 奥运预选赛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 > 新民体育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