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视频直播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甲A竞猜 | 奥运足球预选赛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 > 《球迷》报 > 新闻报道
 


隋广陆 不是你的实力不行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10月11日 20:11 《球迷》报

  现役国奥队主力左边卫是来自北京国安队的陶伟,右边卫是 来自辽宁青少年俱乐部的郑智,两个人一是甲A,一是乙级,打 起来却是甲A的还不如乙级的。

  九强赛鸣哨前,严谨审慎的英国人霍顿就在心里对中国国奥 队的左路防守产生了疑问,并且对此提出了紧急解决办法。然而 这事好像只有霍顿一个人真正明白,真正着急似的。

  中国足协官员以“不参政”为名尽可能躲得远一些,国奥队 员们想的是如何减少竞争保住自己的位置,媒体指手画脚把冷水 脏水泼给霍顿,东南西北的球迷们干着急帮不上忙。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沈阳海狮队的左边卫隋广陆应召火速 飞抵上海,这时距中韩开战不足半个月。

  隋广陆瘦长结实,启动利落,转身迅速,意识、脚法也属一 流,有着韩国球员一样的坚韧斗志。隋广陆入选过国少队,入选 过健力宝集训队,在该队赴巴西留学的临出发前,他被莫名其妙 地刷了下来,至今他对留学回来的原健力宝队耿耿于怀,就不相 信自己没那个实力。

  隋广陆叫板:“我要用竞争赢得国奥队主力位置。”

  关在屋里的霍顿是在反复观看几盘甲A联赛录像带后,指名 道姓要求隋广陆到位的,他个人认为隋广陆的防守较陶伟凶狠实 用,而且隋广陆的头脑清醒严密,其反击助攻的线路和速度更具 威胁性。

  可是不过一星期,踌躇满志的隋广陆疲惫不堪地从上海返回 沈阳,对阵韩国国奥队的中国队里终于没有他,这又是怎么一回 事呢?

  霍顿的身边,叫做辅佐也好,叫做学习也罢,中国足协配置 了好几位中国人,教练员、翻译,还有领队,出于本能和尊重, 霍顿在一系列队内事务上非常愿意倾听他们的意见,可以说在诸 如调换隋广陆进出这件事上,“陪审团”起到了相当作用。

  教练、翻译、领队都不曾有交往于年轻倔犟的隋广陆,他们 以审视挑剔的目光看待这个来自沈阳的后补人选,只许他做对, 不许他出错,即便全做对了,也是不约而同对其采取了某些惯用 的方法,不对隋广陆来上海竞争的表现发表任何看法,弄得霍顿 倒有些不自在了。

  郑智也是霍顿一人相中的,但他经历了赛事考验,站住了脚 跟,弄得其他人都得说好。隋广陆不同,根本没有比赛的机会让 他验证或者被什么验证。

  “如果有中国教练说话,我也就可能留下。”隋广陆说。

  更可悲的是来自同年龄段的竞争者的挤兑。

  陶伟是原健力宝队员,留学巴西三年有余他去了,以健力宝 队为主体的中国国奥队历经集训他也都参加了,不论跟国内教练, 还是国内队友,他都和他们相濡以沫,多年相处,有了相当的感 情交往,也具备了心灵感应,连在一起喝咖啡饮酒也不下百余回。 而隋广陆呢,也认识他们,就是见面点头打招呼,交往却远没有 多么深。

  于是,短短几天的紧张训练,隋广陆似乎是个闲人,他跑位, 没人传球给他;他助攻,没人恰到好处地来接应他;他拦截,对 方却过早传球到一边去;他回来接应,可惜连个门球也拿不到。 总之,有意无意地,隋广陆得不到任何展示自己实力特点的机会, 有劲白使或有劲使不出来。

  最后在上海话别时,直言不讳的霍顿当面跟隋广陆强调:“ 不是你的实力不行。一是时间太短,二是磨合没有,这两点就决 定了你个人的思路和踢法不能完美地融合全队。”

  隋广陆赢得了霍顿,却赢不了霍顿的手下人,尽管陶伟的表 现真的不尽如人意。张振国




热点专栏 --> 奥运预选赛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 > 《球迷》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