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战小负韩国,次战勇擒巴林,全体将士斗志昂扬信心百倍,全体球迷人心所向的大好形势下,国奥队昨天在上海
以外地未能实现全取3分的既定目标,中国足球在前进的道路上又遇到一次挫折。但应该看到,在昨天的比赛中,国奥克服了
许多主力队员因伤缺阵的困难,面对场内近十万人观战而造成的巨大压力,全队同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先失一球的不利
局面下,奋起直追,终于将比分扳平,捍卫了中国足球的主场尊严。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中国足球所面临
的空前的困难。同时,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大无畏的精神,清醒地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经过我们一代代足
球工作者艰苦卓绝的努力后,中国足球必将屹立在足球足球强国之林,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在十强赛结束后,我们得出了关于中国足球在技战术水平上只是亚洲二流的结论,这个结论在现在看来,仍然有它的
正确性和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坚持这样一个指导思想,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嘛,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今天是二流的,才会有明天的
一流。
但是,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许多同志对这样一个经过几代足球工作者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科学理论,在很大范围内
被歪曲和误解了。一些球迷朋友不能接受还可以理解,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名字记不清了,有什么样的球迷就有什么样的球
队嘛。但一些不负责的传媒也跟着起哄,使我们许多同志在复杂的斗争形势下感到了迷茫。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就没有
一个奋斗的目标,这是我们在此次九强赛中再度失利的关键所在。
同志们,教训是深刻的呀!如果在十强赛后我们能够坚持“二流定位”,认识到我们与亚洲先进足球的差别,只有有
了这样一个指导思想,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战略战术,才会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
但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在技战术上我们是二流的,但我们有先进的联赛体制,有足协的正确领导,有全体足球工作
者的共同努力,我们是可以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
关于霍顿同志的问题我们必须也要做一个解释,许多同志对当初由霍顿出任中国队主教练有不同看法,有不同看法我
们欢迎,道理越辩越明。霍顿同志来自足球先进国度,有国际足联高级讲师文凭,连巴林队的主教练都把霍顿同志视为严师益
友,这一点我们国内的教练是不能相提并论的,霍顿在瑞典的马默尔队做教练工作时,曾经战胜过福格茨,霍顿在美国任教的
时候,连续当选过最佳教练。而我们一些同志对霍顿同志的资历和能力无端的进行指责,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有些媒体说什
么我们可以不予理睬,但在我们的队伍内也传出不同的声音。必须批评陈亦明同志,在许多场合不加选择地对霍顿的工作进行
攻击,很大程度上干扰了霍顿作为国家队、国奥队主教练正常的训练比赛。你陈亦明不就是被足协吊销执照后去巴西补习了一
个派司吗,与霍顿相比,显然属于电大文凭一类。陈亦明这样不遗余力地攻击霍顿,不能不怀疑在他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事实上,他的矛头是对准了足协,对当初我们对他的教育处理心怀不满。
有些不明真相的同志认为应该由桑特拉齐、拉扎罗尼、塔瓦雷斯等在国内俱乐部任教的外国教练来取代霍顿。我们认
为,桑特拉齐、拉扎罗尼、塔瓦雷斯等同志都具有较高的执教水平,多数同志都在不同国家担任国家队的主教练工作。但中国
队的主教练,不是担任过其他国家队主教练工作就可以胜任的。除了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外,还要有很好的综合素质和政
治素养,比如塔瓦雷斯连对一些小报的报道都耿耿于怀,如何承受国家队教练工作的巨大压力呢?霍顿同志根本就不看报纸。
桑特拉齐同志做过南斯拉夫的主教练,我们对他也很尊重,但在地方工作的同志要首先安心于本职工作,不要好高务远。
总的来说,霍顿同志执教国家队国奥队,主流是好的,也使我们的球队有了长足的进步,昨天能够反败为平实际上也
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而且,到现在我们也还没有丧失出线权,有些人就喜欢弄得像世界末日一样,韩国队曾经被伊朗人灌了6
个球,难道巴林兄弟就不能灌他3、4个球。即使这次我们出不了线,我们还有下一次,子子孙孙把足球踢下去,总有一天会
出线,再说,奥运会我们也出过线了,这点高丰文同志就很清楚。
我们必须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任何时候都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用先进的足球思想武装自己,把二流的帽子真正摔掉
。最后,让我们团结起来,为在客场战胜巴林队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