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 |
|
|
中韩之战就这样结束了,中国队确实在上半时打得不错,甚至可以说在李永杓打进那个球之前都表现得不错。 但是足球是竞技体育,说哪一场比赛不重要是亵渎体育的精神,如果连这样的比赛都不能打起精神来,那还有什么比赛重要,到世界杯上去再紧张吗? 中韩之间22年交手,我们无一胜绩,这就是中韩之间的差距,22年的差距。这差距表现在哪里呢?本文将从中韩对抗赛的90分钟时间里提取10个中国队失误的典型画面,并对此进行分析。1 大禁区前无人站 第13分钟,中国队中场成功控球,李铁分边左路,申思下底传中。当时中国队球员在韩国人的禁区内有三人包抄,但是这个时候球场上最空旷的地方却是韩国人的大禁区前沿。 马明宇和李铁在组织完毕,分球成功以后就站在了球场的中线附近,没有再向前跑。而是眼睁睁地看着韩国的中后卫将球顶出来,然后被他们的后腰得到,再从容组织进攻。 “中国的中场有问题。”霍顿刚来的时候,第一次训练,练的就是中场;特鲁西埃在亚运会的看台上,看到中国队比赛后,用同样的话对中国队的中场作出了评价。 我们中国的球员总满足于一次的成功,而不能组织出连续的成功,他们每传出一次好球以后,往往醉心于刚才的一瞬,而不管自己的队友能不能将这个传球化做致命的一击。 二次进攻的能力低下,不能发动连续性的冲击,是我们球员的通病。2 界外球成功率低 中国队在中韩对抗中的第二个可以描写的失误出现在第18分钟,当时王亮在中国队的后半场掷界外球,接球的李铁站在原地不动准备接球,但是韩国队的6号球员从他身后快速插上,断球以后快速反击,在他横向带球到大禁区前沿以后射门,好在张恩华堵枪眼将对方射出的球挡在了起飞的阶段。 早在霍顿当政的时候就说过,他发现中国球员的界外球投掷能力较差,经常被人在后场断球以后打反击。 为此,他还专门对此进行了练习。本文所举例的这个界外球失误的问题,实际上是接球的队员不专心,没有提前准备好造成的。3 何处是你的防区 第31分钟,韩国人在中国队的右路掷界外球,接球队员在中国球员的紧逼下,大脚开到了禁区内,李伟峰和吴承瑛在后点包夹金度勋,球被顶到了禁区的角上,那里是一片空旷的无人地带,但是朴珍燮就出现在这个点上,他是从10米远的地方跑过来的,就在韩国人向大禁区里吊球的时候启动,正好赶到禁区的角上,他的大力垫射垫在了边网上,让人出了一身的冷汗。为什么这个地方没有人呢?这个地方应该是谁来看守呢? 当时中国队的三名中场球员都挤压在右路,被韩国人的大脚撂在了一边,在这个时候,针对对方右前卫的球员应该是我们的左前卫,但是申思显然还在中线溜达等着得球以后进攻呢。 1997年的金州,李明就是这样在中线的地方走,中国的7名球员在左路包加,还是被卡塔尔人传球到了中路,再等他要跑回去帮助协防补位的时候,球已经被踢进了中国队的球门里。4 双前锋平行站位 这是在上下半场都经常可以看到的情况,中国队的两名前锋,黎兵和李金羽或者王涛站在对方的禁区内,等待自己的前卫队员从两边起高球,靠着撞大运的争顶来寻找摆渡的机会。在身高丝毫不逊色于他们的朴东赫的看管下,中国队无论是45度斜吊还是边路传中,没有1次形成真正的威胁。 这点除了前面所述,前卫中场的接应较差,不能形成二次进攻以外,还与中国的两名前锋站位过平有很大的关系。 一直不明白,中国的两个前锋如夹心饼干一样平行“镶嵌”在三名韩国后卫之间干什么?难道他们不知道,只要两边的后卫顶住他们,中间的一个出去阻断他们得球的线路,他们就难以得到球吗? 而且,现在的中国球员中,又有谁能传出具有穿透力的传球呢? 前锋就不能前后错开一些,以便于形成进攻的层次么?5 传脚下不传空档 最明显的画面出现在下半时刚开始的时候,祁宏和宋黎辉配合,向禁区内传递,明明黎兵已经横向斜跑,只要向他的身后穿,黎兵转身就可以不带球抹进去,但是祁宏却将皮球传到了他的脚下,让他带球向里冲,这当然不是他的强项,所以就理所当然地被韩国人断掉了。 带球的人和脚下空着的人哪个可以更灵活地突破对手的防线?李永杓的那个进球其实就说明了一切。6 对位盯球不盯人 下半时第79分钟,中国队的禁区内有6名防守球员,韩国只是在前点和后点各一人。 他们在左路传中,竟然会被禁区内人力如此单薄的那个韩国人在后点得到皮球,虽然他没有直接射门,而是将球推出了禁区,让自己的队友在禁区前远射。 但是他的这个得球过程完全暴露了中国队的顽症,对位盯球不盯人。 这个还需要有什么论证吗?现在国内联赛的国产教练都在讲这个问题,而且就笔者知道的,每一个教练都在讲,都在要求对位盯人,而不是盯球,但是国家队的队员依旧不能做到这点。7 粗糙的传接抢断技术 下半场新换上来的几员小将,本来被人寄予了厚望:中韩之间年轻一代的真正同场较技,更能看出双方球员到底有什么差距。 但是,不需要看什么意识、体力,只简单的一项接球停球,笔者在下半场30~35分钟短短5分钟的时间里,就看到有4名中国球员,总共在5次停球时不能将球一次稳定在脚下,而是反弹了起来,直到二次,甚至第三次调整以后,才能将球控制在脚下。 在一抢一的时候,韩国人远比我们会利用身体。在整场比赛中双方互相断球的次数是11∶19,韩国人成功的抢断次数比我们多了整整8次。 本文写出这些中韩差距,有些是意识上的,有些是技术上的,还有人认为,这些差距,实际都是来自心理上的。 笔者不想用这样的“锤子”来否定米卢:不能教会中国球员,或者使中国国家队实现进步。 这些东西实际上是种子,是最基本的东西,我们中国足球连最基本的东西还不能掌握。就想让米卢扶贫实在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金志扬说的一句话,我一直认为有商榷的必要,他说:“我们都是中学老师,需要外籍教练这样的大学老师来教这些学生,他们比我们高明。” 但是,大学教授要面对的应该是大学生,而我们的这些国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呢,请大学老师来教他们复杂的定理,他们不但不能懂,而且也学不会。 因为双方之间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表达障碍。我们首先需要的,是理解我们这些落后足球的“外国小学老师”。 至于现在的国脚们,惟一的希望就是他们能去国外恶补个几年,先学会领略米卢的表达方式,再回来撞大运对抗韩国吧!周超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