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
![]() |
|
|
前晚中韩之战结束很久了,米卢还急冲冲地跑上看台,对着正在“读解”科印之战的中方教练迟尚斌等人大叫:“你们有谁看到我的‘书包’了?”后来,大迟说:“他老这样,天天都要找包。”一位中国足协的官员接上口说:“米卢总太忙,脑子转得太快,不丢三拉四才怪呢!” 米卢的确闲不住。在训练场,他可以跟提供保卫的大兵们、负责场地保养的工人聊得热火朝天;在驻地,他是唯一一个丢下饭碗就出门找“新节目”的教练。 不过,大概正是阅人(事)无数,才练就了这位老江湖精灵般的鬼马,并逐渐传染给他的球员们。要不,米卢也不会以越来越骄傲的口吻评价国足说:“他们动脑子了,踢得非常聪明。” 记得米卢初随国足到越南参加亚洲杯预赛时,他经常向中国记者提问,最经典的一问是:“足球场上,哪个动作最重要?”等大家挠破头皮都不得其解时,他会冷不丁道出“标准答案”:“下一个。”米卢正式执教国家队后,国脚们便也经常遭遇他的怪问,以致于到后来,一些国脚出现了“惊弓之鸟”的症状:亚洲杯赛前,米卢问一队员中国队分在第几组,这位仁兄脱口而出:“D组。”这下,轮到米卢惊讶于弟子的异想天开了。因为,亚洲杯决赛周总共才12队,分ABC三组。 前晚中韩之战后,有记者问米卢,中国队丢了两个球,后卫线问题何在?米卢却答:“从另一角度看,正是因为我们的后卫都很努力,所以才没有丢更多的球。”初听时,觉得他似乎在狡辩,慢慢品味,又觉得这实际藏着对同一疑问的不同思路。 球员们说,米卢的做法貌似小聪明,实则在启发弟子们突破常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足球的规律性。中国人常被教导遇事要多想几个为什么,多举一反三,米卢正用一种更风趣生动的方式传授这种思路。 眼前有个例子:包括国足队长马明宇在内的中国队员都承认,宿茂臻的门前感觉比以前更好了。原因呢?宿茂臻对记者说:“米卢,也包括桑尼给我的指引,使我平时思考的东西更多、更广泛,到训练和比赛中,脑子也更明白了。” 也许,“用脑子踢球”听起来很虚,但只要用心,便不难做到。(汪晖0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