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张洪骏沈阳报道 记者涉险探军情8月25日与中国队打响首战的阿联酋队在沈阳赛前的4个日日夜夜里,极尽保密之能事,几乎将自己装在套子里。而昨日抵沈的乌兹别克队也果然不负其“神秘驼队”的美誉,一上来就与中国人玩起了云遮雾罩的游戏,而他们在责任心奇强的沈阳人民警察的协助下,使得欲一揭乌队神秘面纱的记者跋高涉险,费尽了周折,才终于得见乌兹别克人的首练。
昨日18时许,得到确切情报的记者早早来到了五里河球场的外场地等候乌队的到来,只见四处黑压压的围满了消息灵通的球迷,而在这块外场地四周,仍赫然看见密不透风地围着半月前为阿联酋人遮挡的大帆布标语,上百名警察更是已经四处布控好,将距场边10米的范围内封锁得严严实实。19时,满载着乌兹别克队员的大客车缓缓驶到,人群顿起一阵骚动,但在警察如临大敌般的严密戒备下,人群很快被挡在乌队大客车很远的地方。车门开启,乌队主帅萨利科夫带着他的弟子们鱼贯进入了场地,其进口处的帆布随即被警察封死。许多球迷和记者实在耐不住从四处渗透到场边,透过帆布的缝隙往里观望,但很快被警察严厉地清出。记者也随着人流一路“迂回包抄”,但无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所到之处全都碰壁,夸张的是,连场地边的公建住宅都被牢牢封锁,无法进入。
在几个热心球迷的提醒下,记者围着场地整整绕了大半圈,到达了毗邻公路的场地背后。在这里距离场内20米处,有一段带尖刺的铁栅栏,栅栏中间隔着几根石柱,高约两米,地势十分险要。但已有几位捷足先登者不顾危险从栅栏攀爬到石柱上向内看。在得知从此处确实可以看到场内情况的记者鼓足勇气也战战兢兢地爬了上去,在这一根上顶多能站2人的石柱顶端,很快挤上了4个人,人人又紧张,又兴奋地看着场内。乌队射门训练中,一队员将球射到高高的防护网上,一位乌队员旋即奋不顾身地爬了上去拣,石柱上的观望者们忘了自己也身处险地,不由得喝起彩来。近两个小时的训练结束了,未敢挪动半步的记者已经脚下麻木,在下去的时候一个失足差点摔倒,狼狈间竟然把栅栏上一个重达半斤的铁尖拽了下来,心有余悸中将其揣入腰包,也算是十强赛一个特殊留念。
首练攻势很凶猛在昨晚的首练中,乌兹别克队不顾连续两天的奔波之苦,直接进入了大运动量的训练。并且在训练里,攻强守弱的他们一上来就直接进入主题,气势汹汹地进行了各种射门和攻势的演练。两个小时的训练中,不下数百次的射门,不下四五种的进攻套路演练,足见他们来者不善。
训练刚刚开始,刚经历旅途颠簸的他们一反常规,几乎没有进行任何的慢跑等恢复性训练,就直接开始了有球运动。在主帅萨利科夫的授意下,乌队18人分成主力和替补两队,分别着橙、绿两色背心,开始轮番地进行射门训练。几天没有碰球的乌队队员们显然有些找不到感觉,射出的球虽势大力沉,却屡屡放了高炮。但很快他们就找到了准星,射出的球也越来越刁钻,但门将波里亚科夫异常兴奋,他高接低挡,屡屡将这些球化解。随后,他们又专门进行了头球射门的训练,这些身高、身材丝毫不逊于中国国脚的中亚人在这个项目上也显得十分凶狠,几次力拔千钧的轰门不由得引起场边一些“偷望者”的喝彩。
之后,萨利科夫组织队员们进行了攻势组合的演练,他们三两人一组,或直传斜插,或斜传直插,隐蔽性很强,打得虽有些小但节奏极快,而且从中可见,队员们之间的配合已经越来越见默契。尤其他们边中相接的攻击套路显得威力十足。在这些训练结束后,萨利科夫终于开始让这两方人进行了分组对抗,在对抗中,乌兹别克人快速流畅的进攻优势也展露无遗,但同时,他们防守逼抢不紧,漏洞较大的毛病也暴露得很明显。
瞄准中国左边路借鉴卡塔尔队在与中国队作战时采取的对策,乌兹别克斯坦队很有可能在明天的比赛中继续对中国队的左路施加压力。
在昨天下午抵达沈阳之后的第一场训练当中,乌队花费大量时间专门练习了本队的右路进攻。乌队的进攻方法主要是右路的突破下底,通常是两名球员配合,在中场附近几次传接配合后,一名球员从右边路坚决下底,一名球员中路前插接应。下底球员从距离底线两米处起脚传中,中路球员包抄射门。这种进攻思路中国队的日常训练中也经常应用,不过与中国队不同的是,乌队的传中通常都是低平球,方便队友用脚射门,而不是中国队那样的边路起高球中路头球抢点。
除了单纯的几组两名球员之间的训练外,乌队还花了大约20分钟进行有人防守情况下的边路进攻。
从训练中看,乌队进攻队员虽然头球技术难以恭维,但脚下射术非常精准,而且力量很大,这值得中国队注意。
随着比赛临近,乌队的训练非常有针对性,他们在进行防守训练的时候,专门让替补队员模仿中国队的进攻打法。另外,乌队也专门训练了任意球攻门。
在上周进行的与卡塔尔队的比赛中,卡塔尔队从比赛开始就不断地以中国队左路为突破点施加压力,并成功地率先打破中国队大门。不过据了解,中国队本场比赛的右路将同上场比赛有完全不同的变化。因为两张黄牌致使上场停赛的吴承瑛将解禁复出,替代左后卫杨璞,而左前卫也将继续由马明宇替代申思。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