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以一票之差输给了德国,痛失2006年世界杯举办权。事后该国媒体及舆论对这一结果表示极度不满。南非发行量最大的《周日时报》当地时间8日发表一篇报道称,亚洲国家出于“赤裸裸的经济机会主义”的考虑而使南非痛失2006年世界杯举办权。来自亚洲国家卡塔尔、沙特、韩国和泰国的4位代表一致将选票投给了德国,使得南非最终以一票之差而黯然落选。该报认为,来自韩国的国际足联执委郑梦准是现代集团的老板,最近刚刚跟德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签定了上百万美元的巨额合同。另外两个阿拉伯国家也支持德国,这纯粹是出于“经济机会主义”的考虑。同时,这家报纸还强烈指责了违反约定而投弃权票的大洋洲代表贝普斯。“丹普西的行为背叛了他的政府、他所在国的足协、他所在洲的足联以及大洋洲地区与南非友好的体育往来。这是可耻的懦夫行为。”南非电台谈话类节目和报纸也加入了谴责丹普斯的行列。
英国的BBC广播公司在国际足联执委会在苏黎世投票决定2006年世界杯主办国前的几个小时称,有人曾看见最后一轮决定弃权的大洋洲执委丹普斯情绪异常激动,“颤抖得像一片树叶”。来自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国际足联执委会委员沃纳和其他几名执委在早晨醒来时发现门缝里塞进来了一封信,信中许诺只要他们投票给德国,就能获得现金回报。在收到这种信的大约10名执委中,就有决定了整个投票结果的关键人物———丹普斯,而丹普斯则扮演了跳梁小丑的角色,德国的行为是可耻的。英国的《每日电讯》报道:有人贿赂部分委员,以求让德国申办成功的新闻,德国人的行为是极为可耻的,南非才是真正的赢家。摩洛哥《晨报》和《时报》两大家报纸加入了对德国“行贿行为”的谴责。
面对多方指责,德国媒体一副委屈的样子,众口一词要索回青白。德国的《图片报》称《泰坦尼克》“跟贝肯鲍尔开了一个糟糕的玩笑”,并说这有可能让德国的努力付之东流。贝肯鲍尔这位德国足坛传奇人物在德国这次申办活动中起了关键作用,并且那份传真信件还提到过贝肯鲍尔的名字。《萨度逊报》则评论说该事件证明“现在体育界变得越来越敏感”。该报纸联想到了去年的盐湖城丑闻以及1998年国际足联竞选主席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同时他们还呼吁丹普斯尽快对自己弃权做出解释。《柏林人日报》评论说传真信件事件表明“裙带风盛行而缺乏民主的国际足联在制度上漏洞百出”,建议国际足联在投票过程中采用更透明的方式。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