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罢课”潮也许是迄今为止亚洲足球对国际足联最勇
敢的一次“顶撞”,可布拉特毕竟是言出必行:2002年世界杯关
于亚洲的出线席位之事没有商量,而亚足联积压许久的愤怒的爆
发却被外界看作为鲁莽的行为,这使得亚足联首先在外部舆论上
就失了底气。再加之日、韩两国的“中庸之道”,亚足联的气势
便又矮了一截。
果如欧美巨头所料,两个月过后,亚足联的“气”就消了,
表示“团结”到国际足联的身边来,对下届仅有的4.5个席位不
再提出异议,而国际足联也适时地拿出安抚条件:将考虑2006年
世界杯亚洲的参赛席位问题,这总算让亚足联找了个台阶下——
—至少我们不是一无所获,你瞧,下下届也许有戏。
可无论怎么说,此番亚足联只说出了个“N”,却把“O”硬
生生地咽了回去,这不禁让人想知道,如果说全了结果又会是怎
样呢?但这种结局又是在人意料之中的事,无怪乎当初布拉特敢
把“口风”咬得那么紧。试想要是换了欧足联发话,布拉特的态
度不知还会不会那么坚决。
是的,我们必须承认,实力的差距正是横亘于亚洲足球与国
际足球间的最大障碍。通过历届世界杯,我们深刻地感到弱小的
亚洲球队看来更像是欧美诸强的陪衬。现代足球不仅是一种运动
项目,也是一种商业的产物;国际足联也是一个掺杂了浓重商业
因素的组织;全世界绝大多数的球迷更希望在世界杯上欣赏到最
高水平的比赛,这种种都不是亚洲足球所能足够给予的,自身的
条件决定了亚洲足球的处境。况且亚洲足球起步太晚,早期的世
界杯就是欧美足球的天下,而当时的亚洲足球还不知身处何地呢。
但尽管如此,我仍为亚足联感到惋惜,因为他们第一次的“
反抗”就这样以妥协告终,甚至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此时布
拉特的一句话听来让人特别难受,他说:“足球运动终于又恢复
了团结,各会员国之间的团结一向是国际足联的首要目标。”可
建立在一洲足联无奈屈服的基础上的“团结”能称之为团结吗?
不管事实怎样,决定已经作出,亚足联能向国际足联说“NO”吗?
李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