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晓新报道 当阎世铎把一幅美妙的中超蓝图摆在每一位俱乐部总经理面前时,这些中超联赛未来的真正参与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中超能不能玩得起来?谁来玩中超?很多人认为现在想这些问题还为时太早,但蓝图已经画出来了,难道还能视若无物么?听听程鹏辉和石雪清两人的同题对话,也许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你们怎么看这张中超蓝图?
程鹏辉:我看大家都对中超充满了期待,就像新闻界,也对足协在中超设想上的进一步动作给予了积极的响应,但是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关于中超的种种设想绝不可能一步就推出来,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现在的所谓蓝图充其量只是一个长远规划,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框架,而不是最后的定论。
石雪清:中超蓝图的出现,意味着中国足球将由此登上一个崭新的平台,借中国申奥成功的东风,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中国足球积累了这么多年的经验,整体上应该迎来一个质的飞跃,从中超联赛来看,我们至少会在招商引资上做得比过去更好一些。
中超的硬件门槛意味着什么?
程鹏辉:如果用基本条件来限制那些进入中超的俱乐部,恐怕是毫无意义的,就像现在去问任何一家俱乐部能不能达到进入中超的条件,我想答案都会是肯定的。事实上,基本条件不仅仅是针对中超,而是每一个职业俱乐部应该达到的根本条件,这一点搞不搞中超都一样,否则不要说中超联赛,连职业联赛都称不上。可以说,只要是想真正搞足球的、想把足球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的俱乐部,都必须符合这些基本条件。
石雪清:从某种意义上说,基本条件的作用就在于防小人不防君子,但是条件又是必须的,并非形同虚设,这些年的职业联赛已经大浪淘沙,淘汰了一批伪职业俱乐部,基本条件提供的标准同样是在防止某些混水摸鱼现象的继续存在。与此同时,有了标准至少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说基地,可以建三年也可以建五年,现在则必须一步到位,像辽宁和沈阳的俱乐部都是这样。
中超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程鹏辉:中超首先要明确目的,如果说1992年是中国足球的一次革命,那么中超应该是又一次更新换代。而我更看重的是中超将对中国足球进行重新包装,建立一系列全新的联赛模式,比如说中超的管理模式、产业经营模式以及规章制度的模式,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换一种游戏规则,而是整体结构的重新整合。
石雪清:蓝图是摆在面上的,要最终付诸实施,关键在于解决一些具体环节上的问题。比如说财务审核制度,在这次中超会议上,阎世铎就谈到了一个设想,从明年开始指派一个中立的财务公司进行“托管”,中国加入WTO后,足协考虑请一个在国际上知名的公司来监管,大概从明年下半年开始试运行,到后年年初才正式参与管理。有人说,足协自己还没有权力去审核俱乐部的财务,怎么请人托管?而足协会不会愿意请外人来参与管理也是一个问题,但洋为中用毕竟是一个路子。再比如说我们建议足协派一个考察小组去学习英超或NBA的经验,成员应该是真正在经济运作上有研究的人士。同样,NBA的市场机制和经济环境决定了我们很多东西学得到也做不到,但仍然会有很多能够借鉴的东西。
俱乐部能为中超做什么?
程鹏辉:说实话,我不可能现在提供什么具体的设想,要我现在为两年后的事情定一个具体的“行动规划”,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做好俱乐部的每一件事,就像我刚才说的,没有中超,我也会做这些事,也会努力去做好这些事。
石雪清:俱乐部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情不可能是“为中超做什么”,只能说是在一个大家认可的标准下进一步建设俱乐部。我倒是认为,足协要搞中超,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全力包装中超,两年的时间并不长,现在开始为中超展开宣传攻势完全有必要。就像好莱坞拍大片,就像张艺谋的网上选秀,片子还未开机,宣传便已经铺天盖地,这将使中超一开始便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
中超真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吗?
程鹏辉:是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绝不在于换一个名称,多一个队或少一个队,形式上的东西决定不了真正的意义,这份蓝图贯彻的过程,一系列可行性的求证,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想象中的意义,代替不了现实中的意义。
石雪清:没有必要去探究中超将具有什么意义,这应该事后再来评价,当初足协坐在红山口开会时,谁也无法确定这个会议对将来所具有的意义。事实上,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发现这个设想中存在的问题,但正如职业联赛的开始,不可能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开始,任何事情都只能在做的过程中追求圆满,而不可能都圆满了才去做,重要的是走出第一步。我们现在只能按照蓝图的方向去努力,而不是先把这张图画得更圆满,蓝图不是画在纸上的。
快来下载九运会精彩手机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