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中国足球正以“中超”的名义结束十年的甲A历程,以更名的方式进行新的“烧钱”运动。甲A十年,烧掉十数亿元人民币,“炼”出的是一颗含金无量的“丹”。从体育营销角度来看,十年的甲A是得不偿失的一项“产品”打造工程。
足球这一世界第一运动,在中国拥有着上亿球迷,有着巨大市场力和前景,在中国是第一热门体育项目,是一个几乎闭着眼都能挣着钱的热门体育运动项目。但是甲A十年,难以
用成功二字来形容――品牌失落、诚信沦丧、拜金主义盛行、后继乏人,成都、西安、大连、济南等一个个曾经的黄金球市已大面积成昨日黄花绝非偶然现象。
拥有第一流的资源,并不意昧着一定能够成为一流的产品。市场从不相信眼泪。市场是块试金石,检验着良知和智慧,同样也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美丑善恶。
盘点甲A十年,收获的是几乎所有人都不满意的尴尬局面。十年甲A,没有创造出良好的投资环境,是甲A致命伤。
2003赛季,是中国甲A的末代。为了冲击2004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15支俱乐部在这个赛季开始了疯狂的“烧钱”运动。除了八一、陕西等少数几个荷包没钱的俱乐部外。上海申花、上海国际等多个俱乐部在这一年里,投下的用于购买球员、奖金、工资、签字费超过6000万元。中流俱乐部全年投资也超过3000万元。最次的俱乐部也不低于两千万。这一年中国末代甲A的总投入不低于4亿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十年甲A,总投入远远超过15亿元。
从甲A最初的年投资百余万元,发展到现在迅速飙升高额的入不敷出的“烧钱”游戏,将甲A俱乐部绝大多数幕后老板――众多企业烧得落荒而逃。四川全兴近乎零成本转让的案例,可以称为中国足球营销史的的最“怪涎”的杰作。
由各个俱乐部企业年投资数千万打造的联赛体系,因缺乏有效约束力的游戏规则,致使这个游戏圈成为高风险的投资领域。就连一度长期冠名甲A的百事可乐这样资本雄厚的跨国集团,也在这场烧钱游戏中找不到利益回报点,在合同期尚未结束之际飞般“逃离”。
十年甲A史,城头变换霸王旗,十余年间,仅余北京国安这一支战斗始终的独苗。大连万达、广州松日、四川全兴、吉林延边、重庆寰岛、深圳平安、广东宏远……,曾经与甲A共同成长的这些名字,已成历史。十年时间,就将这么多的投资者淘汰出局,足球甲A,为什么打造成一个让如此众多投资者不得不落荒而逃的领域。(汪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