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晚上,夜风清爽,满天星光。位于大连国际酒店附近的英都肥牛火锅城显得格外热闹,正在就餐的客人们惊喜地发现,一张又一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他们面前:“看,王馥荔!中国第一嫂!”“于洋,赵四海!”“那不是迟尚斌吗?”“他旁边那位是他夫人,上海人,挺漂亮!”“瞧,后面那位老先生是于植元!”
原来,这是大连市名人协会为庆祝建党80周年特地从北京请来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 与正在大连休假的国家队教练迟尚斌的一次特别聚会。有趣的是,这些艺术家都是球迷,迟尚斌又是一个地道的影迷,可谓:影坛足坛双星会,球迷影迷聚英都。
年维泗长得像于洋
现在40多岁以上的读者,对于洋都不会感到陌生,他主演的《暴风骤雨》、《英雄虎胆》、《水上春秋》、《大浪淘沙》、《戴手铐的旅客》等几十部电影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或许许多人并不知道,于洋还是个体育迷。
1959年,那时于洋刚刚30岁,为了演好《水上春秋》里的蛙泳冠军,他到国家体委大院体验生活,由此交了一大批体育界朋友。年维泗就是于洋的一位老朋友。这天在英都的酒席间,于洋又说起年老,说起他们在一起钓鱼的故事。迟尚斌在一旁深有感触地说:“年老为中国足球作出过历史性贡献,我在他手下当过队员,他带队严谨,要求严格,讲话很有思想,很有水平。”于洋说,前些年,他常和年老探讨一些中国足球的问题,每次都感到受益匪浅,现在有些麻木了,不愿意看,也不愿意讲了。名人协会秘书长王绍斌问于洋:“您最喜欢中国哪支队伍?”于洋笑着指了指迟导:“他带的万达,最有霸气,总能反败为胜,看了特别痛快!”迟导接着说:“那是大连人民的功劳。”酒宴结束后,迟尚斌请于洋一起合影,有人惊呼:“于洋老师长得像年维泗!”迟导端详了片刻,点头道:“是像!”
中国第一嫂也是足球迷
王馥荔塑造的嫂子形象曾令观众折服,银幕下的她更是像嫂子一样和蔼可亲。酒席上,她挨着迟尚斌的夫人张晶落座,两人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英都服务员给这些特殊客人发送《足球周报》时,以为王馥荔不一定懂足球,就没给她,她赶忙“抗议”道:“我也是球迷!”
据王馥荔讲,她爱人、导演王群是个“铁杆球迷”,遇有大赛,常常半夜爬起来看球,馥荔除了为丈夫备些夜宵之外,也常陪着他看球,久而久之,也爱上了足球。迟尚斌这个名字,她常听爱人念叨,如今亲见其面,她显得特别兴奋,论起年纪,她说迟尚斌是小弟弟,最后双方一通报才知道,两人都属牛,今年都是51岁。张晶笑着评判:“尚斌还不老,像40来岁,馥荔大姐更年轻,也就30来岁吧!”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王馥荔说:“还不老呢,我现在都不演嫂子了!”也是,在刚刚拍完的20集电视剧《程咬金》中,她的确是一位慈祥而又威严的老母亲。
迟尚斌原是电影迷
迟尚斌这个月几次回大连,少不了亲朋好友聚会,但是同电影界名人相聚,这还是第一次。酒桌上的话题,由足球赛的队名变成了故事片的片名,特别是在影坛前辈于洋老师面前,迟尚斌如数家珍般地回忆起他学生时代看过的影片。从《水上春秋》、《女篮五号》说到《冰上姐妹》,迟导说:“体育题材的片子不好演啊,做演员真的不容易!”于洋说:“如果中国足球冲出去了,应该好好拍一部足球故事片!”王馥荔说:“最好由尚斌来扮主角!”
正说得热闹,当代集团的几位司机闻讯来到桌前,请迟尚斌签名,迟尚斌说:“我最崇拜于洋和王馥荔,先请他们签!”于洋忙说:“于植元教授是大书法家,一字千金!”推让之间,这几位球迷手里的《足球周报》已经签满了名字。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手机短信重大赛事体坛动态突发消息尽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