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篮球界历来不把世界当回事,可昨天他们再一次遭遇了“被压迫者”奋起“反抗”的巨大洪流——美国“梦五队”被南斯拉夫队打出世锦赛的四强。这虽是篮球王国的奇耻大辱,却是世界篮球运动的一大喜事,无梦的“梦五队”唤醒了世界篮坛的七彩梦。
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美国派出了以乔丹为首的NBA职业篮球巨星参赛以来,人们习惯把由NBA球员组成的美国队称为“梦之队”。本届世锦赛之前,先后有4支“梦之队”参加
过奥运会及世锦赛,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由乔丹、约翰逊、伯德、巴克利、皮蓬等组成的第一支“梦之队”,所向披靡地赢得冠军;1994年在世锦赛上,美国队再次派出了由NBA一流球星奥尼尔、米勒、坎普和威尔金斯等组成的“梦二队”,轻松问鼎;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由奥尼尔、巴克利、奥拉朱旺、米勒、罗宾逊等组成的“梦三队”蝉联奥运冠军;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由卡特、加内特、基德、莫宁和佩顿等一线选手组成的“梦四队”,实力虽大不如前,但仍以不败战绩夺魁。正是由于NBA整体实力明显高出一筹,因而10年来,各国篮球界一直将击败“梦之队”当作自己最高的目标。
在世锦赛52年的历史上首次成为东道主的美国队,在本届世锦赛上仅派出了一支由NBA“二流”选手组成的“梦五队”,虽然队中不乏米勒、芬利、拉弗伦茨和小奥尼尔等球星,可他们无法与“赋闲在家”的奥尼尔、邓肯、艾弗森和布莱恩特等超级巨星们相比。尽管没有明讲拒绝参赛的理由,但真正原因是这些“大腕”们从骨子里认为世锦赛的级别不如NBA,而缺少了他们的“梦之队”依然能将冠军奖杯留在美利坚。
然而,这一次“大腕”们的算盘打错了。在“梦五队”成立之初,美国舆论便认为该队有可能成为首支在世界大赛上铩羽而归的“梦之队”。理由是随着世界篮球运动的不断交流,尤其是NBA为各国间接培养出的实力不凡的球员越来越多,而这些NBA中的“国际球员”又将代表各自的国家队围剿美国队,本届世锦赛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NBA内战”,且这些球员的实力足以向“梦五队”发起有史以来最强有力的挑战。
此番预言在世锦赛开战后便渐渐成为“梦五队”的噩梦,而这场世界篮坛的“革命”之火从中美之战即已点燃,小组赛最后一轮“梦五队”遇到中国队,尽管中国队最终失利,可第一节中国队曾以28比16领先对手12分,这表明美国队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梦五队”还有其致命的硬伤——中锋力量过于薄弱及队员之间各自为战、合力不强,而中国队首节的战例也为后面的阿根廷和南斯拉夫战胜美国队树立了信心。复赛时,“梦五队”遭遇由清一色在欧洲打球的选手组成的阿根廷队,球风硬朗的阿根廷队正是卡住了美国队的上述命门才致其毙命,第一次打败由职业选手组成的美国篮球队,翻开了世界篮球运动新的一页。接着,在昨天进行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几乎由NBA球员组成的南斯拉夫又将不可一世的“梦之队”淘汰出了世锦赛的四强,这也标志着美国队垄断世界男篮格局的现状被彻底打破。
任何一项运动一旦出现过于强势的垄断局面时,那么对该项运动的发展就极为不利,甚至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国队的失败对全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效应,它使人们看到了希望。不过,人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梦五队”的出局,并不等于世界已经赶上了美国的篮球水平,毕竟“梦五队”不是最高水准的“梦之队”,世界各国还需加快追赶的步伐,才能真正缩小与美国队的差距。
此次“梦五队”铩羽而归,对酷爱篮球的美国人而言是痛苦的,也是羞耻的,它告诫美国队:千万不要再小看世界人民的力量,在以后的比赛中一定要派出最好的球员,认真地与大家交流。(刘荻)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