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愿意也没有资格公开评论同行,更不愿意评论竞争对手。而且,我也一直要求报社同仁坚守这一原则。但是,当本报记者因《足球》报一篇有出入的报道而被网友斥为“汉奸”时,我觉得有必要出来说明一下情况,算是“洗刷自己”或是“自卫”吧。
5月28日,《足球》报头版刊发题为《一个中国记者的愤怒》的文章,文中写道:“一个平时以爱国者自居、曾狂批过老米不出席升旗仪式的中国记者,竟笑嘻嘻地凑到那印尼( 网站)记者的身旁。我不知他们在谈着什么,但我看见这两人一起哈哈笑着……”
记者很容易作出判断,这名“狂批过老米不出席升旗仪式的中国记者”就是体坛周报记者,因为体坛周报是率先和唯一对米卢不出席升旗仪式提出异议的媒体。记者也同样可以通过“以爱国者自居”、“笑嘻嘻地凑到”、“一起哈哈笑着”这样的描述,看到这名中国记者的“汉奸”嘴脸。
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我对1998年印尼人针对印尼华侨的残暴行径一直耿耿于怀。如果本报真有记者“笑嘻嘻地凑到”有挑衅行为的印尼网站记者身旁,我一定要追究并处理属下的这名记者。
于是,我与我的几名助手围绕此事展开了调查。目击者的描述因角度不同略有差异,但均认同如下基本事实:本报一名记者的确与5至6名印尼记者在交谈,交谈的人群中还有其他中国记者,也包括刚刚在新闻发布会上有挑衅行为的印尼网站记者。接受调查的目击者没有看到本报记者与那名印尼网站记者作单独交流,更没有看到本报记者“笑嘻嘻地凑到那印尼记者身旁”,然后“一起哈哈笑着”。
本报经通印尼语和英语的记者许绍连是中国对印尼主客场新闻发布会的“兼职”官方翻译,我委托他找印尼有关人士了解实情。他找到当时一起聊天的印尼《雅加达邮报》女记者苏桑蒂(即《愤怒》一文作者称之为朋友的阿维)、《爪畦邮报》记者山姆素尔,两人都证实,聊天时,他们没有见到中国记者与那名网站记者说过话。苏桑蒂还否认了《愤怒》一文中关于她的引语。
最后,我为在如此重要的版面刊登这段“非体育报道”而抱歉,这在某种程度上浪费了读者的时间和金钱,但对我和我的报纸而言,还是不得不说的“说明”。(体坛周报社社长/总编辑:瞿优远)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阅手机短信顶级新闻每天得新款手机大奖!
订手机短信重大赛事体坛动态突发消息尽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