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个轮回,在经历了一次次坎坷之后,中国足球又将踏上“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征程。这一次,等待亿万球迷的又将是什么?本报从今天开始刊出系列分析文章,力争通过对历史的回望与对现实的思索,探求我们这次世界杯之旅的前景。
从王俊生到阎世铎,从戚务生到米卢,从法国世界杯到日韩世界杯,四年的轮回再次来到中国足球面前。
誓师大会也许是中国特有的产物。从金州到昆明,经历了漫长但也短暂的四年,中国男足的誓师大会在几年后,到底出现了哪些变化?
目标的变化
也许因为金州的誓师大会是在十强赛前开的,所以,足协并没有给国家队提出明确的目标,主教练戚务生也没有讲出什么豪言壮语。
但在前天新一届国家队的誓师大会上,足协副主席阎世铎明确地提出,“中国队小组必须出线。”阎世铎说,打进世界杯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每一支国家队都肩负着冲击世界杯的重任,这届国家队也不例外。
主教练米卢也没有说出太多让人振奋的话,不过他表示,在小组赛中,中国队的实力比较强,但中国还不是一个足球发达国家,因此,在世界杯预赛中的成功肯定会提高中国足球的地位。 时间的变化 四年前的誓师大会是在中国队小组赛出线后、十强赛前召开的。而今年,小组赛还未开打,誓师大会就已经大幕拉起了。
应该说,凭借中国队的实力,小组出线根本不存在问题,而十强赛前估计还会有类似的动员会。提前开这个可能是增加压力的会议,原因只有一个:足协非常重视这次世界杯之行。
人员的变化
参加两次誓师大会人员的变化也能充分反映出中国足球在这四年里都发生了什么。阎世铎代替了王俊生,决策者的转换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米卢顶了戚务生,他知道只有行动才能证明“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因此表示“要用脚去说话”,从李传琪到李晓光,再到朱和元,领队的变迁包含着足协的内部矛盾和阎世铎大胆的机构改革。
有9名队员参加了两次誓师大会,而且他们现在还依然是绝对的主力。对于江津们来说,这只是至高的荣誉,但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是后继无人的尴尬。黄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