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上海著名画家俞晓夫先生是位超级球迷,初夏一个微风习习的正午时分,记者同晓夫先生聊开了足球。
对于足球,已过天命之年的晓夫还是在上海戏剧学院读书时才开始感兴趣的:“记得那是1978年,正值世界杯开战,说实话,那时的我对足球一点不感兴趣,读书习画之余,硬是被几个球迷同学拉去看球,大家围着学院里唯一的一台黑白电视机收看那图像还不是十分 清楚的比赛实况录像。我看的是阿根廷队同荷兰队争夺冠军的这届世界杯最后一场比赛,也就是这场比赛,使我从此对足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领略到了足球的魅力所在。”说到这儿,晓夫顿了顿补充道:“也许是中国传统文化‘先入为主’思想的浸润,也许是对足球艺术的客观评价的档次较高,直至今天,我还是只对世界杯赛感兴趣,也只有世界杯赛,才反映出足球运动的大众性、参与性和观赏性。”“那么,您对本届世界杯小组赛中中国队的表现和即将到来的十强赛有何评价?”记者问。“中国队在小组赛中的表现尚属可以,但是,小组赛的对手都是弱队,即便在这些业余弱队面前,我们的国家队还是暴露出了许多自身的薄弱环节。”语气的转折使身为艺术家的俞晓夫像是熟谙球经的球评家:“首先是在技战术上没有形成自己固有的风格和套路,无论是传接、进攻、防守还是全场整体配合,都显得凌乱和没有章法。尤其是跑位,全场十个球员除了在国外踢球的还能找到自己在球场的确切位置外,其余的都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形不成有效的整体配合,以致攻防脱节甚至失守。”
对这些弊病的根源,他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我以为,我们球员的踢球心态和个人素养上的欠缺是导致中国足球始终徘徊在世界杯外的直接原因之一。”“您所指的心态和素养是什么?”“首先,中国足球运动员是体育界最先富起来的人。是运动员中的‘贵族’,他们有相当的优越感,但优越感并不代表着有教养。他们可能对生活的享受、生活的乐趣比较在行,而对于球员的敬业精神、执著追求却知之甚少,也就是这种优越的心态直接导致了个人素养的低下。”听了晓夫的一席见解,记者不禁暗忖:是啊,现如今的足坛确也不正常,君不见:球场暴力有之,辱骂裁判有之,野蛮踢球也有之,更有甚者违法乱纪,虽然害群之马仅是少数,但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整个足球界。见到记者沉思之态,晓夫话题一转:“话虽这么说,你也必须看到中国足球的确是在向前发展。就以十强赛为例,我敢肯定中国队一定会出线,因为没有一次的抽签结果会如此地钟情于中国队,此前也没有一支国家队有这么多的海外球员,所以,这届世界杯赛再不出现中国队的身影,太说不过去了。”
俞晓夫对世界杯的痴迷,用“废寝忘餐”还不足以来形容,他告诉记者:“每当世界杯开始前,我就像着了魔似地天天念叨着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当第一场比赛开始后,便停止所有的绘画工作,白天睡觉,晚上看球,而世界杯结束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还会沉浸在对精彩比赛的回味之中。”记者打趣道:“还好是四年一届,否则你这个著名画家再也无法‘著名’了。”“是啊,”说着,他站起身走到大门外,仰望蓝天白云,满怀期望地像是对记者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地:“但愿球长久,世界杯团圆。”站在晓夫的背后看着他虔诚的神态,记者不禁也在内心祝福中国足球队:哥们儿,一路顺风!本报记者颜燕德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每天得新款手机大奖!
订手机短信重大赛事体坛动态突发消息尽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