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赛开打之前,米卢曾经很认真地问我一个问题:“在世界杯预选赛中,你认为对于中国队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一下子给出了四五个答案,什么技战术、心理素质、临场指挥、球迷……老米摇了摇头,“都不对,最重要的是氛围”。
米卢的“氛围”指两个方面,一个是队内,一个是队外的,其中队内的氛围最重要。在他看来,队员能够在大赛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轻松自信,而队内所有人能够友好相处,团 结一致,这样形成了中国队和谐的氛围。米卢坚定地认为,即使在技战术水平上有欠缺,良好的氛围也完全能够弥补这个不足。
从那时起,“氛围”成了米卢的口头禅。就在周四晚上聊天时,他还在不停地问我感觉队里的氛围怎么样。从7月23日到现在,米卢在制造氛围上确实没少下功夫。老米赛前与中方教练组的空前和谐,很多人都看出这是米卢刻意安排的结果。“原则性问题我绝不让步”。米卢的“固执”终于在球场上得到了体现,中阿之战哨声一响,人们赫然发现了替补席上竟然出四张“新面孔”,而这4个名字米卢上就在几天前定下,一直没有任何动摇。
首战告捷,但老米自知前面的路还很长。这些天来他继续用他的轻松、幽默感染着队里的每一个人。在从北京到阿曼的旅途中,总能听到米卢的笑声。头号功臣李霄鹏赛后并没有得到老米特别的夸奖,这还不算,曼谷机场里老米还开起了他的玩笑,“你们都看到了吧,李霄鹏下半场噘着个嘴巴,皱着个眉头,弯腰揉腿的形象,这哪像个勇士啊”。老米将霄鹏拉到一边,对围在身边的七八个队员说道,边说还边做出气喘吁吁的样子,满脸的痛苦状。一阵哄堂大笑后,憨厚的霄鹏急得大叫:“我没有,我没有”。但米卢并不罢休,模仿得更夸张了,嘴里还真“哎哟”。大迟此时也成了帮凶,“霄鹏,我看你当时就像老米这样子,完全不行了,要不他怎么把你给换下来?”
这两天的训练场上好像多出了一个队,那是队员进行准备活动时,米卢临时让南勇、朱和元、吕枫、翻译、队医等人踢小场地比赛。整个训练场回荡着老米的西班牙国骂。要不就是大声责备虞翻译的球门没有守好。虞翻译是最倒霉的人,因为只有他听得懂“西式国骂”,朱和元和吕枫因为身体疲乏,一度不想踢了。但米卢不管那套,一个劲地问为什么,朱领队被逼无奈只好勉强上场。训练结束后,看到场地周围的记者跃跃欲试,且和记者队又拉开了新一轮的战斗帷幕。米卢当然是主角,司职清道夫,并且也让记者队打进两球,但在异国他乡的老记联队最终还是大败。
中国队下榻的五洲酒店的大堂咖啡厅成了米卢休闲的好去处。一杯咖啡、一块甜点,米卢能够坐上一个小时。见到有队员经过,就死死地拉住坐下陪他,江津就未能“幸免”。老米喜欢聊起轻松的话题,问江津的父母有没有去沈阳看球,江津说没有。米卢立刻开玩笑说他是“小气鬼”,江津赶紧辩白:“他们太紧张,就像是儿了考大学。想想你以后可以也有这种时候。”这话让老米想到女儿达琳卡,立刻“唔”了一声,“那倒是,以后有我操心的时候”。老米话锋一转,“你在比赛中看不出紧张,感觉比以前好很多了吧?”江津点点头,“(感)一天一天回来了,肯定会越来越好”。
有记者问米卢,首场大胜会还会冲昏队员的头脑,这几天国脚脸上流露出的轻松和平静会不会是轻敌的表现呢?老米回答:“我要的就是队员这种轻松的气氛,队员的轻松只要不带到训练场上,就说明这种放松并不是轻敌。”
老米的书桌上放着一本美国人写的书--《领导者的艺术》,虽然已经翻了几遍,但这回他又将书带在身边。米卢说他从书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一些重点段落都被他用彩笔注明,下边还有他自己的点评,看来老米的“氛围论”已有理论依据。“当然最关键的是还是要赢球,否则工作就难做了”。也许这才是真理。(lixiang)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