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近乎于肉搏的激烈争夺之后,中青队悲壮地败在埃及队的脚下。遗憾之中,我们心底习惯性地油然生出了“虽败犹荣”4个字。
在中埃决战之前,恐怕没有更多的人对中青队能够取胜抱有更大的期望。当电视镜头里看到前往多哈前线采访的,我尊敬的同行马德兴老师从比赛开始便站在中国队球门后面的情形,已经足以反映出对比赛结果的一种普通预判--如果在正常情况下,马老师本是应当站
在对手的球门后方等待近距目击中青队的进球的。
中青队从比赛开始后的第一秒钟起,便在每平方米的草坪上对持球的埃及球员展开了一场“围捕”。这种空前的“围捕”甚至漫延到了对方的禁区之内。
沈祥福是直来直去的人,是说到做到的人--他从来不会放什么“烟幕弹”,赛前他说埃及队再强也要压上去抢,果然,实战中,中青队真的一上来便大幅压上,全力拼抢了。
埃及人有点发“懵”了--我猜想这或许是这支已经组建了3年的球队,在过去3年里的所有比赛中第一次遭遇到如此力度与疯狂且常有侵略性的全场紧逼;所以,在比赛的前10分钟,埃及人被中青队死死地压制在本方半场之内。
沈祥福同时也是一个习惯“耿耿于怀”并“有仇必报”的人。就像"98赛季他率领北京国安在上半赛季最后一轮客场0:1败在塔瓦雷斯执教的广州松日队脚下使本队前10轮十场不败纪录作古之后,待全年赛季最后一轮主场再战广州松日时,他竟然自掏腰包为球员设立每球万元的进球奖以发誓“报仇雪恨”一样,在世青赛上止步16强的那一负一直令其心有不甘,所以,当在多哈遇见世青赛第三名埃及队时,沈祥福便把埃及人当成了曾经伤害过自己感情的“罪魁祸首”了。于是,沈祥福一声令下,中青队刺刀见红。
埃及队在10分钟之后稍微缓过了一口气,他们自恃大比分连胜泰国和卡塔尔的底气,开始向中青队的腹地发起了反击。正是埃及队的“反压上”给了中青队一次长传偷袭的机会--第14分钟时,杜威后场一脚50米的长传,孙吉快速插上,在禁区线外与对方出击的门将形成了一对一;然而,他的挑射慢慢悠悠地偏出了空门。还记得世青赛上曲波射入阿根廷队的那一粒进球吗?--类似的长传反击,类似的快速摘上以及类似的一对一挑射……遗憾的是,孙吉不是曲波,否则他就会呆在家里看曲波打六国赛了。
20分钟比赛之后,埃及队多少适应了中青队的逼抢,他们开始以抢对抢,使得比赛进入了一种对攻(说“对抢”也成)的状态之中。
中青队发挥得要比上一场对突尼斯队时好,这种好表现在抢截的整体性上以及个人突破的坚决性上。但不得不说,并没有体现在进攻配合的流畅性上。
27分钟的时候,中青队的灵魂人物杜威受伤下场了。那一刻,也许记者们已经在心理为第二天的消息稿或者评论稿起了一个题目:《杜威受伤下场是比赛的转折点》。杜威的退出火线的确有些突然,他甚至忘了将自己左臂上的队长袖标摘下来交予场上的队友。
事实上,有没有场上队长对中青队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他们冲天的斗志语与无畏的精神使他们每一个人都如同是“场上队长”。
虽然埃及队在中青队门前制造的险情似乎要更多一些,但上半场45分钟,比分牌上还是停留在“0:0”之上。
下半场伊始,埃及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地反而对中青队实施了凶猛的逼抢--我猜想那或许是这支组建了3年的球队,在过去3年所有比赛中第一次使用如此力度与疯狂且带有侵略性的全场紧逼。所以,在前10分钟时间里,他们将中青队死死压制,几脚射门均极有威胁,但中青队门将杨君也因此赢得了表现自己神勇的机会。
在中场休息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担心过中青队的体能在下半场15分钟之后很可能会提前“透支”。但事实上,中青队场上队员的体能状况比预想的要好得多,拼抢在继续,奔跑在继续。
埃及人一直没能真正找到破中青队逼抢的有效方法,充其量也只是处于逐步适应的阶段。实际上,埃及人想凭借个人技术和短传渗透来摆脱中青队的围捕是具有很大难度的--如果他们能够多打一些具有调动性的长传转移或者具有突然性的一脚传球,则另当别论。
当然,埃及队最终的进球还是缘自于中前场抢断后的两脚“一脚传球”--在对方连续地“一脚传球”的时候,留给中青队形成对对方控球球员以多防少的夹击抢堵的时间被压缩了,所以,埃及队10号默罕默德因此有了禁区外无人贴身逼抢,以突起脚射门的机会,这是在全场比赛仅剩6分钟时发生的故事,在这个时候失球比在开场6分钟时失球要残酷得多。
中青队的队员并不是铁打的--60分钟的时候他们的体能很充足并不代表着他们在80分钟时体能同样的充足。也许,倘若沈祥福能在75--80分钟时而不是在失球后的85分钟时同时换上邹捷和矫?两名生力军的话,情况会好一些?
这无疑是一种“马后炮”之嫌的说辞,客观地评价:中青队此战中的表现已经超出了合理的想象;仅1球落败于实力明显高出自己的对手的结果也不是令人失望。
当然,如果我们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去分析这场比赛,我们不得不承认,中青队只是体现出了可能逼平对手的实力,却无法留给人们能够战胜对手的感觉。
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卡塔尔多哈,从对阿根廷队到对埃及队,中青队从精神斗志、夹击围抢到斗志精神、围抢夹击,以“3-6-1”到“3-6-1”,从1:2到0:1,也以一个“虽败犹荣”到另一个“虽败犹荣”。
如果一定是得到一个失败的结果,“虽败犹荣”的失败无疑是一种最“好”的失败。
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突破“虽败犹荣”这一极限--一种真正的突破超越而不是类似对突尼斯时的“胜之不武”呢?
恐怕,这归根结底还需要技战术方面的改进与提高吧--“精神与拼抢”是可贵的,但毕竟不是“万能的”。(董路)
新浪足球彩票系列短信助您决胜千里!
订中国队与世界杯新闻 国脚动态随时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