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祥福提出“结合点”概念 杜威成为攻防枢纽(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1月01日11:26 体坛周报 | |||
记者傅亚雨里昂报道 现在沈祥福终于可以全力提升国奥队水平。加强队伍的进攻能力是国奥队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沈祥福选择的切入点就是如何使场上队员的跑位接应更加合理、更加默契。在具体人员安排上,伤愈复出的队长杜威不仅是后防防守的核心,而且还肩负起组织进攻的重任,祥福是想将他打造成国奥队的攻防枢纽。 对里昂队的比赛前,主教练沈祥福提出了中前卫同边前卫之间“结合点”的问题,事实上国奥球员对这一概念并不十分清楚,当沈祥福问左边的攻击前卫阎嵩“什么是结合点”时,所有人都答不上来。沈祥福详细解释了结合点的问题,当两名中前卫进行弧线交叉跑动时,当其中一人跑到可以穿插攻击型边前卫身后空当的时候,结合点就出现了。“在中前卫跑动结合点之前,边前卫可以不回撤接应,而当他们到达结合点时,攻击型边前卫必须回撤接应,如果对方后卫跟上来,中前卫正好可以穿插身后,杜威此时就可以直接将球打到对方身后形成威胁,如果对方不跟,杜威可以将球传给两名前卫中的任何一人,由于这两名队员位置靠近,容易进行配合打穿对方的防守”。 从比赛中可以看出,沈祥福加强全队进攻的第一步就是要强化全队跑位接应的默契程度,这几乎是要达到一个量化的精确标准,只有这样,全队的攻击线路才更清晰、效果也更好,同时也节省队员的体力,避免出现以前那种盲目跑动浪费体力的情况。 杜威作为中后卫,是进攻的第一发起者,沈祥福要求他必须加力传出地面球塞给前面回撤接应的队员,一次杜威传球过高,沈祥福赛后告诉杜威“传球不能过顶,这是比以前更高的一个要求,必须要让接应队员能舒服拿球。同时,尽量把球传给那些回撤时对方没有跟上来的接应队员。”而对于背对进攻方向的接应队员,沈祥福指出,“只要杜威传给你,就证明你身后防守队员没有跟上来,停球之后要马上转身快带几步,扯动对方的防守阵型,为两边的队友扯出空当”。这相当于一个程式化的练习,以前队员们回撤接应时经常在身后没有防守队员的情况下又回敲给杜威,丧失了进攻的第一时机,这种条件反射式的默契配合可以解决进攻的效率问题,当然这仅仅是开始的第一步。 在强调跑位的同时,沈祥福也特地告诉队员们,进攻要追求快速简练、快出脚、快传球是没错的,但在接球这第一下千万不要着急,一定要把球停好,这一下如果着急没停好,又赶着快点传球,出球的质量就没法保证,下一个接应队员就无法顺利把进攻连续下去,反而把进攻节奏拖下来了。沈祥福现在要求队员们要做的就是先把球拿好,控制比赛的主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