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世界杯“铁墙”重现 中国队险蹈当年西班牙覆辙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2月18日22:24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又是巴西人卡佩吉亚尼,又是这样的“铁桶阵”只不过6年前的巴拉圭队换成了现在的科威特队。 门将奇拉维特,左后卫卡尼萨,右后卫萨拉比亚,中后卫阿亚拉、加马拉,左前卫冈玻斯,右前卫阿尔斯,双后腰帕雷德斯、恩西索,前腰贝尼特斯,前锋卡多索。 就是凭借着这一套阵容,6年前的卡佩吉亚尼在法兰西世界杯上,率领巴拉圭队以两个0-0先后逼平了西班牙和保加利亚,以3-1斩落“非洲雄鹰”尼日利亚,在1/8决赛中,将最后获得世界杯冠军的法国队拖到了第115分钟。 尽管今天的科威特队没有贝尼特斯的远射,没有冈玻斯的突破,没有卡多索的抢点,没有奇拉维特和阿尔斯的任意球,但中后场的“铁桶阵”依然没变,什瓦阿和阿格迪取代了当年的恩西索和帕雷德斯,成为了双后腰,在整个上半时,科威特中场一共有8次成功抢断,可以说,他们很好地贯彻了卡佩吉亚尼的战术思想,在中场起到了“搅拌机”的作用。 如果不是对方门将的一次出击失误,这场比赛也许就是另一个结局了,科威特的“铁桶阵”远比我们预想之中难破。实际上,在下半时6分钟,孙继海一次边线附近防守向回铲球,对方的法赫德形成了单刀之势,但助理裁判示意越位,实际上,按照足球比赛规则,虽然法赫德处于越位位置,但最后触球的是孙继海,而且这是他主动向回铲球,应该不算越位。中国队这场胜利的艰难程度,远没有技术统计上显示的13:0的射门次数比所反应得那样悬殊。9次角球,6次对方30米区域内的任意球,但只有2次形成了攻门,光靠左右两侧的起球和后卫与前锋的直接对话是不够的,作为进攻一方,更需要中路的组织、分球,禁区前的远射,有威胁的定位球,相比之下,中国队的进攻手段还是单一了一些。 接下来,中国队在小组中还将面对香港和马来西亚,同样的问题又将摆在阿里汉面前,如何打破“铁桶”?中国球迷谁也不希望再惊心动魄地度过90分钟。(郑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