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特例。什么事情失败或不成功后,或不顺利时,就得找一个人来“祭旗”。当年十强赛后,人们不断地追问“谁来负责”就是经典的案例。
谁来负责?谁又能够完全负责?谁又负得起责?这种提问,现在想来很可笑。为何?因为在一个责权利还不明确的体制下,谁也不能够负责,也没有理由要求一个人来负责。
那年亚洲杯,其实是整个中国足球的软弱,但是众人挑了一个比中国足球更为软的柿子刘越来出气。在经过一阵冷思考后,山东有媒体终于从公道的角度站出来说话,问“谁击倒了刘越?”风华少年终于在没有来得及“正茂”时就凋零了。
一个刘越击倒了还不够。1997年十强赛来了一个李铁。当你听到“换马明宇”的喊声时,肯定不会感到突然,因为那年在金州,全场的人都喊“换李铁”。戚务生也真六神无主,人家一吼,头一昏,真的把李铁换下了。后来在中国足协内部的总结陈词时,戚务生后悔,真不该换李铁。好在刚从巴西回来的李铁“少年不知愁滋味”,没有被击倒,还生龙活虎地在赛场上。
新一轮的十强赛还没有开始,众人就找到了一个人来泄怒。他就是在意大利走了一圈的马儿。众人的理由很充分:马儿老矣,“老得只留下一颗红心”,马儿老矣,老得不足以挑中国队的大梁,什么马儿的转身慢,马儿的传球不到位,马儿的体能不足,马儿在队中没有威信……总之,在一些人看来马儿一无四处,压根就不够格进国家队,是一个占到毛坑不阿屎的家伙。
后来马儿没有食言,在中柬之战中帮助米卢主场全取三分。这本该让一些人住嘴了,可是有人认为,那是队员们故意给马儿做的球,让他直起腰来。这种说法真让人哭笑不得。试问,中国队如果有能力想给谁做球就做球、并且让他打进的功夫,为什么到现在还在世界杯的门槛边像丧家之狗那样失魂落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么多人都对马儿不满,肯定他在场上的表现不尽人意。但是就因为这样把马儿煸成一无四处,甚至把马儿当作反米的突破口,就有些过份,甚至是别有用心。
从明处看,一阵“斩马声”是对米卢不满的一种方式;从本质上看,“斩马”的现象是一种专横粗暴的恶习,是一种歇斯底里式的泄怒,也体现了中国人最恶根一面。
击倒了刘越,中国队起来了吗?相反,中国队在金州被弹丸之国卡塔尔所戏弄。击倒了马儿,中国队就会离日韩世界杯更近吗?早报记者谷正中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订手机短信重大赛事体坛动态突发消息尽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