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张瑞玲黄东江)入春还冷,人代会会场却春意融融。昨天下午,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申委副主席刘敬民向中外50多家媒体介绍了北京申奥进展情况。申奥热引起采访热,中外记者提问不断,原定90分钟的记者招待会延长了40分钟。
昨天,新华社播发了“国际奥委会考察申办城市只看实力不谈政治”的消息。“如何理解不谈政治?”--本报记者问。刘敬民说:“我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是超越人类社会各种各样局限的一种精神,奥林匹克宪章指出,不管政治、宗教、民族之间的差异,每一个人都有平等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权利。所以我们主张把体育和政治分开,政治问题有政治问题的解决途径,申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更主要的是看申办城市的能力,这种精神一直贯穿在奥林匹克的历史之中。江泽民主席在悉尼奥运会召开的第一天给萨马兰奇的信中,明确表示中国支持奥林匹克精神,呼吁全世界有冲突的各方支持萨马兰奇奥林匹克神圣休战的倡议,就体现了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和追求。”
北京申奥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外国记者的问题也格外多。一外国记者问,“法轮功”痴迷分子是否会对北京申奥造成障碍?刘敬民给予了坚决否定,并针对“法轮功”痴迷分子自焚事件指出,奥林匹克精神讲的是对人的肯定和对生命的赞美,而“法轮功”痴迷分子自焚事件是对生命的蔑视和对人的屈辱。北京申办奥运会就是要让健康向上的人生哲学,成为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和方向。国外另一家媒体问,2月21日至24日,会让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在北京看些什么?刘敬民非常坦率地回答:“看什么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当然我希望他们看到一个真实的北京,北京这几年发展变化非常快,一定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我还希望他们认识普通的北京市民,多了解北京人对申奥的不懈追求精神。”
刘敬民还透露,如果北京申奥成功,北京市用于奥运会的支出预计为15亿美元,用于修建奥运会新场馆约130亿元至160亿元人民币。刘敬民表示,在过去的5年,北京市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年平均10%,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4%。在1998年到2000年3年中,全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3600多亿元人民币。北京市有条件、有能力举办高水平的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