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国男排俱乐部联赛在“五一”长假中落下帷幕,5月5日八一队对江苏队精彩的比赛为联赛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中国排坛也从这场强强碰撞中找到了久违了的感觉。但球迷们的感觉却是还没过足瘾。
排球管理中心的副主任高沈阳说,他与球迷们也有着同感。联赛结束后,各俱乐部在肯定联赛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议,希望在赛程安排上作些调整,压缩前面常规比赛的场次,增 加后面高水平队伍之间的对抗。让球迷们看个够。
回首长达四个多月的男排联赛,高沈阳说,2001赛季的男排联赛初步确立了自己的形象。
与往年的比赛不同,今年联赛各俱乐部的主场基本上都设在中小城市,然而联赛的影响力非但没有变小,反而扩大了。高沈阳说,排管中心今年首次尝试将主办权下放给各个俱乐部,各俱乐部“审时度势”将比赛放到中小城市去办,并且在组织和比赛包装上下足了功夫,这样球赛有了票房,加上比赛有看头,影响力自然不会小。
应当说,2001年男排联赛能够出彩,自然得益于四年联赛的积累,每年联赛的水平都在上升,加上今年又是全运会年,各俱乐部都以联赛作为练兵的最佳时机而倾尽全力。今年联赛前六名的队伍在交手时都互有胜负,各队之间的比分差距也很小,在争夺总决赛最后一个名额时,八一与浙江队比分相同,最后通过计算小分八一队才侥幸杀入总决赛;而八一队与江苏队的最后决战也打了足有两个半小时。更难得的是,在场上,新人迅速成长,老将风采依旧。卢卫中、王贺兵等依然是场上的明星;陆飞、李杭、胡松等新人在赛场上更是十分惹眼,他们都已入选新一届国家队,从这些新人的身上,人们看到了新一届国家队的希望。
虽说比赛的总体水平有了提高,但是联赛中各球队给人的总体印象却是技术粗糙,经不起推敲。在场上无论是队员还是教练都显得浮躁,遇到情况时不够冷静。这是联赛的美中不足。
回望2001年男排联赛,高沈阳说,还有一个美中不足———与比赛水平相比,裁判水平的提高相对不足。比赛越往后,赛场上争议就越多。“好的裁判应当能让参赛队伍在场上最大限度地把水平完全发挥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裁判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要求。”高沈阳说,裁判水平也会影响到整个比赛水平的提高,在规划下个赛季的男排联赛时,如何提高裁判的水平也将被提到排管中心的议事日程上。(本报记者 刘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