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
1月11日,北京先农坛体育场的乒乓球馆里特别热闹,参加第27届“红双喜”杯全国青少年乒乓球比赛的400多名选手在这里决出了四个年龄组的前六名。北京队的郝强和八一队的王越古分获男子甲组和女子甲组的冠军;六通队的王扬和北京队的张蔚然分获男子乙组和女子乙组的冠军。北京队还包揽了男子甲组的前八名。 这项赛事可能并不为太多的人所熟悉,但它自1974年创办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27届,参赛队也从最初的七八支达到了今年的30支,其中西班牙、日本、新加坡也有32名选手慕名而来。所有选手中最小的只有9岁。 一项赛事能够发展到这一步,当然有它的过人之处。 给打球的孩子更多的机会 在赛场边,记者遇到了山西省体育运动学校的一群小队员。虽然没有了自己队友的比赛,但他们一早就坐到了场边观看比赛。其中一名叫张磊的队员告诉记者,他们一年的比赛多在暑假,平时半天上课半天训练,有时举行邀请赛也可以参加。 他在“娃娃杯”(14岁以下)乒乓球比赛上得了男单第一,但从没打入过像“南北总决赛”之类的大赛事。 当记者问他这次比赛的名次时,张磊高兴地说,他小组第七名。“这项比赛队员多,水平高,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 “我觉得自己的收获挺大的。”张磊说。最后,他还偷偷地告诉记者:“教练下午要带我们去天安门!”一旁的队员也乐得不行。 组织这次比赛的北京队总教练周树森介绍说,这项赛事主要面向国家队、国家二队以外的那些各队的年轻队员,利用从11、12月开始冬训到第二年3月没有正式比赛的时期,给各队一个培养、锻炼后备力量的机会。 大学生队的教练臧玉瑛带来参赛的都是9-13岁的小队员。她说,这一年龄段的队员参赛机会很少,像这样的大型比赛很难得,对小队员的成长很有好处。 “我们队9岁的王雪玲年龄最小,但也赢了两场。”臧教练喜上眉梢。 比赛吸引国外俱乐部 山东队教练刘世强对这项赛事赞不绝口。他介绍说,27届比赛他都参加了,希望能办到47届、57届。他说:“这项比赛填补了一个空缺,可以提高小队员的水平,也能让教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在日本稗原俱乐部执教的白珊教练也带了两名女队员来参赛,这两人都是17岁,在日本上高中。其中一名是原河北队的队员,叫冯如云,另一名叫高桥加奈子,两人在全日本高中比赛中名列双打第五,而且是日本中部地区各项赛事的冠军。 之所以来中国比赛,白教练说,主要是在日本对手少,而这里的比赛队员集中,水平很高,有浓厚的比赛环境,对年轻选手很有好处。 另外,白教练自己在辽宁队打球时就参加了14、15两届比赛,对其帮助有切身体会,因此也就带徒弟来了。 青少年赛事也要走向市场 对于这项青少年赛事的广受欢迎,周树森总教练感到很高兴,也对今后的发展很有信心。据体育总局乒羽管理中心竞训处李玉环处长介绍,这项赛事已经列为国家体育总局竞赛计划中的附加性比赛。 但他也坦言比赛的组织工作很不容易,北京队的教练和工作人员为解决比赛的场地、住宿、车辆等方面问题想了不少办法,钱也是尽量省着花。目前比赛的经费来自于各个方面的支持和赞助,两家宾馆以低廉的价格为比赛提供了食宿。 周教练表示,在乒乓球日益走向职业化的今天,从市场的角度推进赛事是大的趋势,但限于具体情况,改变只能逐步进行。目前的想法是加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国外队伍参加,提高赛事的范围和组织水平。 记者在白珊教练那里得知,日本的乒乓球发展模式与中国完全不同,所有的人都是自己交钱学球,白珊执教的队员里,有小学生也有家庭主妇,最大的已届七十高龄。除了全国性的比赛由国家出资外,各种比赛如“市长杯”、“教育长杯”等,均是参赛者个人出资报名参赛。 我国目前也出现了个别的商业化乒乓球学校,学员自己出钱学球,将来成材后个人受益,或俱乐部(学校)出资选拔培养,将来获取收益。 青少年培养是保持“国球”昌盛的基础,它值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李然)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