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中国排球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四川王朝”的霸业兴起到没落帝国,再到今年苦苦的保级战,四川男排经历了太多的风雨,从大喜到大悲,直到如今的保级成功。无论是当初的没落还是如今的成功保级与队中的新人都密不可分。
自从1995年四川男排夺得联赛冠军,建立四川“王朝”之后,四川男排便一发不可收拾,从而实现了国内排坛五连冠的霸业,“只争第一”成了这一时期“四川王朝”上空一面 飘扬不倒的旗帜。但进入新世纪的四川男排却未能迈过这一道坎,在2000年尽管赛前提出了“培养新人创佳绩”的口号,但也预示了四川男排将迎来最为困难的时期,去年川男排最终排名就仅为第四。但很多人士仍然怀着想拿冠军的思想,队中的年轻队员依然缺少锻炼的机会。到了本赛季随着李牧的解约、朱刚的逝去,无奈中更多的年轻队员被推到第一线,当这些年轻队员由于缺乏经验而手脚发冷时,落入保级圈也就是很自然了。但不甘心的四川男排已经深切地品尝到了“只要金牌,不注重新人培养”的痛楚,因此本赛季全队坚持不懈的进行着新人换老将的变化,用周建安的话来说就是:“三老带三新”到“一老带五新”再到全是新人上场的转变。从当初不敢大胆使用新人导致了失败到如今坚决使用新人并渐渐地能够撑起一片天地来看,最终四川男排还是得依靠队内的新人开创新的道路。 青年报记者 杨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