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我设计这幅申奥海报就是想把北京古老的历史和奥运会新时代的动感结合在一起,并体现出科技奥运的理念。”申奥海报设计者杜奕伟是这样概括自己的作品的。 杜奕伟,1973年出生,湖南长沙人,现就读于中央工艺美院装潢系研究生三年级,是这回入选申奥海报4位作者中的一位。带着兴奋的心情,他向我们讲述了设计海报中的点点滴滴。 灵感突发 “在刚刚知道有这样一个机会时,我就已经认定要做一幅与北京历史有关的作品了。当时我翻阅了大量的海报,也曾经想过要以长城、天坛为自己作品的原型,不过后来都否掉了。当我在一本台湾杂志《中华文明大图典》中看到古观象台的浑天仪时,一下子豁然开朗,我知道这就是我要找的灵感了。”曾经学过考古专业的杜奕伟即使现在谈到当初寻找灵感时都很兴奋,“我想要突出的是北京3000年历史的人文感觉和古观象仪的科技感觉,用巨龙托起五环,象征北京承载奥运会,气势如虹,四周用七彩的颜色绘制,又体现出了一种吉祥的气氛。” 交融出彩 任何设计都有最出彩的地方,杜奕伟的作品也是如此。他说:“我最满意的地方就是浑天仪与象征五环的圆圈交融处的过渡部分,既有象征古老文明的雕花图案,又有象征奥林匹克动感的由实到虚的五环,可以让人们产生一种巨龙奔腾的感觉。而且,我还特意考证过,浑天仪也可以叫做赤道经纬仪,所以实际上它就表示我们的地球,用中国的雕花艺术与地球经纬相融合,更象征了北京与世界的融合。” 四天功力 从杜奕伟得知申奥海报评选的消息,到最后海报的制作出来,只用了短短4天时间。按杜奕伟自己的话说:真是够紧的。“我得知这个消息时,离最后的截稿时间只剩3天了,光构思我就用了两天,等到真正动手出小样的时候已经没什么时间了,只用了半天时间,我就匆忙地干完了。不过这还不是最紧张的,由于自己的原因,等到我得知自己的作品已经入选后,我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了。由于当初做小样的时候用的是杂志上的图案,等到做大的海报时,必须用实拍的图像,所以我赶紧找了个朋友,赶到古观象台,趁着天还没黑,拍了十几张片子,真够紧张的。” 感人一刻 “其实在我整个设计、制作申奥海报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情让我非常感动。那是在我和朋友去古观象台拍照时,按规定,古观象台只许游人在远处观看,不许进里面去。为了拍到巨龙仰视的角度,必须到城墙的最边缘拍摄,既危险又容易损坏文物。在管理人员得知我是为了拍申奥海报时,二活没说就放行了,而我的那位朋友更是不怕死地在几层楼高的观象台边上拍了不少照片,真的要谢谢他们。”杜奕伟说。 英雄自然惺惺相惜,这几位海报设计者也不例外。杜奕伟就十分欣赏香港知名设计师陈幼坚的作品。他赞叹道:“陈老师的造诣很深,这幅天坛的剪影非常棒,红色为主的底色突出了活力和动感,也象征了北京,他巧妙地把奥运五环和天坛的横介面圆形结合在一起,五环不断地升腾,象征着一种希望,妙极了。”本报记者李立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