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悉尼奥运会竞走比赛特有的激烈,如何提高裁判的眼力成了奥运会后的关注点。有一加拿大人建议用“警告鞋”来判定运动员是否违规,还有另外的一些提案。在本月11日闭会的国际田联竞走委员会年会上,就这些新的说法,委员们统一了观点。
国际田联竞走委员会委员、中国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官员杨善德出席了年会。据他介绍,奥运会竞走比赛之后曾引发了不少的争议,进而产生了一些新的建议,“警告鞋”便是其中的一项。所谓“警告鞋”即在选手比赛中,将一警告装置固定在运动员的鞋上,一旦腾空就能发出报警声。经过讨论,委员们的意见是:该装置不适合在比赛中使用。因为竞走赛是多名选手同时上场,如报警声过于集中,很难清楚判断是哪一人犯规。再有加上这样一个装置会给运动员的脚增加负荷。另外,竞走的定义是用肉眼判罚,借助设备与定义相违。但是在训练时使用这样的装置,委员们表示认同。
增加主裁判的权限是另一较重要的议题。在比赛中,当值主裁判只能凭借其他裁判亮出的“红卡”来确认判罚,主裁判的权力被限制在一个局促的范围内,而每一次大赛的主裁判都是水平最好的裁判,因而有必要为主裁判扩张势力,甚至不排除增加“一票否决”的特权。
有关判断一个裁判的水平,此次年会也确定了一些办法,目前世界上有68位竞走国际裁判,但一名裁判一两年才能执裁一次比赛,所以很难综合考察裁判是否公平,是否有能力,年会决定减少3级(最高级)裁判的人数,更严格地强化裁判队伍。除这条规定外,其余提案都将提请8月埃德蒙顿国际田联代表大会讨论。(左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