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本围棋数据库》近日转载了《朝日新闻》39年前刊发的两篇介绍中韩围棋的文章。虽然字里行间透露出日本围棋老大的自豪心态,但对由昔日的围棋弱国发展成为围棋强国的中韩两国棋界来说,现在读这两篇文章仍有一定的意义。现将这两篇文章的部分内容翻译出来,以飨读者。
编译/夏新
39年前的中国围棋
中国围棋正处于向日本围棋学习的时代。
1962年夏,由当时的中国体育总会副主席李梦华先生率领的中国围棋代表团作为围棋史上的第一个正规代表团访问了日本。当时的《朝日新闻》社收到了李梦华副主席介绍中国围棋的来信,信中的主要内容如下——
在中国,围棋已经被列为脑力体育运动,政府积极促进了围棋活动的普及,劳动者、军人和学生们开始认识、了解围棋,该年度的全国少年儿童大赛在北京市举行,共有来自北京、上海、成都、合肥、广州和杭州等6城市的41名少年参加了比赛,其中有12名女棋手。
比赛分少年(13-15岁)、儿童(8-12岁)、女子三个组进行,比赛奖励前6名。在李梦华先生的来信中还详细介绍了一局比赛棋谱,是少年组决赛王汝南(当时15岁,现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对姜国振(当时15岁)。据日本围棋专家当时判断,两名棋手对定式相当熟悉,力量也比较强。但若拿当时的日本围棋水平来衡量,日本专家认为双方大概有业余三段的实力。
李梦华先生还介绍“通过本次大赛,证明中国许多少年棋手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本功。假如能经常得到专业棋士的指导,这些少年变得更加厉害绝对没有问题”。来信中还介绍,喜爱下围棋的陈毅副总理对这届大赛相当关心,多次亲临现场观战。
中国围棋界这一年的重头戏,第6届全国围棋比赛于11月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共有来自北京、上海等17个省市的90余名围棋界精锐参加了本届比赛。李梦华先生在信中介绍“这届比赛决定根据棋手的实力来评定段位,中国也要培养出专业棋手来。另外,中国也要逐步创立一套适之可行的制度出来”。
追赶日本、赶超日本——这是当时中国围棋界的重大目标。
39年前的韩国围棋
现在是世界围棋强国的韩国,在39年前其实也就是“日本围棋的学生”而已。1962年8月6日的《朝日新闻》专门介绍了当时韩国围棋界的情况。
木谷实一门的总段数已经突破了100段,这是当时围棋界的热门话题,在纪念突破100段的庆贺会上,来自韩国的赵南哲也应邀出席。赵南哲曾经是木谷实的关门弟子,但后来他回到汉城后,成了韩国围棋第一高手。在这次大会之前,藤泽朋斋九段和韩国少年金寅(当时18岁)下了一盘测试棋,金寅是赵南哲的弟子。赵南哲的外甥赵祥行(赵治勋的哥哥)也在木谷实道场学棋,但他当时对金寅竟然处于劣势,后来金寅也去了日本学棋。自此,韩国围棋界才开始对很早以前在日本学过棋的赵南哲刮目相看。
韩国当时的围棋爱好者大约有30万人,10多年前则只有2万人左右,韩国围棋的增长速度之快令人吃惊不已。即便如此,当时的汉城也只有100多个围棋会所(现在汉城仅围棋教室就有近1000所,本报上期曾有介绍),段位由韩国棋院统一授予,在第一高手赵南哲七段之下,有段的棋手大约有40名左右,这已经不算少了。但以当时日本的标准来衡量,韩国的初段大约只有日本业余4、5段水平。只有6岁的赵治勋也随赵南哲来到了日本,虽然他的水平只有韩国1级,但却和日本的业余4段在一个培训班里。后来赵治勋终于也投入到木谷实门下,并最终成为了日本第一人。“当时在韩国还不能培养专业棋手。有希望的年轻棋手只有到日本的道场学棋。假如金寅和赵氏兄弟取得好成绩,必定会促进韩国围棋的大发展。这对韩国少年们来说,责任相当重大”,当时《朝日新闻》这样认为。
当时韩国的报社都已经开设了围棋专栏,并积极举办了国手战、学生围棋大赛等比赛,但韩国棋迷最希望的还是和外国棋手举行对抗赛。赵南哲表示“希望借日本报社之力,有朝一日能快点举办韩日对抗赛”。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