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九运会新闻中心启用仪式昨天下午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
九运会新闻中心设在广州东圃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西南面一层,西南通道两侧,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中心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网络化程度高。内设新闻发布室、记者工作室、邮电、数码激光彩扩营业室、照相机维修服务室、新闻单位租用工作室和记者休息室等。新闻发布室面积800平方米,内设席位330个,设有触摸屏查询电脑20台和电脑无线插卡使用 装置;发布室入口处设有公告栏、资料柜、广东报刊赠阅柜台。
记者工作室面积493平方米。内设工作电脑100台、打印机17台、电话60台和一定数量的电脑无线卡插用装置,可供200名记者工作。另外,工作室内还设置三面电视墙、复印机以及方便摄影记者传稿的底片传真工作室。(谢红)
据保守估计,来广州采访九运会的国内记者就将有2000多人。这些既报道九运比赛又将宣传整个广东的老记们抵达羊城后的第一个落脚点会是哪里呢?
昨天是设在白云宾馆的记者报到处“开门营业”第一天,本报记者也想抢个“头彩”,一则是要将有关资料一网打尽,更重要的是想看看东道主给老记们的第一印象如何———
志愿者“守株待兔”
下午5时,记者刚从的士中走出,就看到白云宾馆门前几个大学生模样的九运会志愿者站在那里。尽管看到宾馆门前一个醒目的指示牌上写明“九运会记者报到请到12楼”,可记者还是佯装不知:“请问记者报到处在哪里?”
两个志愿者马上回答:“12楼,我们带您去。”电梯中,他们颇感奇怪地问记者:“您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没有人接您?”记者本来还想冒充一下外省记者,现在只好从实招来,告诉他其实是“自家人”。
这样,他们似乎才如释重负:“难怪了。我们60多个志愿者分成几组,从早到晚守在机场和火车站,怎么会第一天就有漏掉的呢!”
提前开张并非“疏忽”
在12楼,记者首先看到的熟人是九运会新闻宣传处吴勇加副处长,老吴告诉记者,这第一天的“生意”不算好,只有40多个记者前来报到。
记者回应道:“很多外省同行都表示要在6至8日左右来,我们的报到时间是否有点早?”
老吴笑了,他说:“我们本来计划是6日开始记者报到的,可后来考虑到一些提前举行的比赛这两天陆续增多,为了给提早来的记者方便,干脆就把时间提前了三天。”
他又接着说:“运动员上场比赛还要有个热身过程,我们现在就当成热身了,一切按正常运转,全天24小时都有人值班。”
厚待客人“亏自己”
访老吴之时,一个穿着西装、领导模样的人来到,吴勇加介绍说,他是这里的主干将、九运会记者接待处处长司徒华森。司徒到了后,一会和宾馆的经理商量吃饭、房间事宜,一会又拿起电话指挥在外围忙着的下属。记者发现他的脸色不好,一问,司徒一脸苦笑:“唉,肚子不争气,才第一天它就和我闹别扭。”
原来这些天司徒睡得少,吃饭又不应时,突然就坏了肚子,可现在哪有休息时间,只能硬挺着了。“没去医院看吗?”记者问。“看是看了,医生也给开了药方,可药就没拿。”司徒从口袋里掏出药方。旁边一个工作人员插话,“估计你这药方是白开了。”
司徒笑着把话题岔开:“到吃饭时间了,你们都去吃饭,我反正也不想吃,就在这里守着吧。”·忠雨·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