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届全运带兵打仗、至今仍愿“寻求这种刺激”的辽宁省体育局局长崔大林仍然是历届全运会中最抢“风头”的局长,作为“体育大省”的体育局局长,他的“全运情结”非常浓重,而辽宁省在全运会上的骄人战绩,也令他能够笑对任何一家媒体的采访,他被尊为“内行”或者是“辽老大”的领军人。
本届九运记者采访了崔大林局长。
记:辽宁代表团在八运的成绩是第二,而九运会也基本定位在第二,您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曾经是“老大”的这种跌落?
崔:这个第二,我们去年就都研究过了。去年,我们就开会对辽宁九运进行了准确定位,我们与广东的金牌差距能达到20块,与广东争第一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就把目标定在“保三争二”,这个“保三”主要还是针对我们受到上海、山东、北京这些体育强省市冲击提出的,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基本实现了最高目标。
记:有没有失落?
崔:应该说,三强都是体育竞技强省市,能得第一更好。我应该向广东表示祝贺,祝贺他们取得的成绩。这个“第二”说明,辽宁有优势项目,但也有一些薄弱项目,有相当一些强项在全国水平较高,但也有一些弱项不高,我们应该向广东和兄弟省市学习。
记:您认为全运的意义在哪里?它与“奥运战略”的关系如何?
崔:全运是不能取消的,它是发展竞技体育的有效杠杆,如果说中国在世界上体育成绩有些突出的话,这得益于全运的竞争,如果没有这个杠杆、这种竞争,中国竞技体育就不能发展这么快,这样的综合性的大型赛会只能加强而不能取消,关键是在新形势下,要赋予它新的内容,怎样改革的问题。原有的全运方式是学习前苏联运动体制的模式去搞的,15个加盟共和国都派代表队参加,以地域为单位,而中国是各省市派代表队来参加。但这是计划经济的模式,市场经济下,人才流动了,怎么样搞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运,这就需要改革,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要建立良性竞争、良性流动和良性的循环系统,这样才能通过全运来推动我们的竞技水平。
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次全运实行的“强强联合”、“协议计分”、“解放军双计分”等新政策,都需我们逐渐来反思它们的利与弊,好的我们就坚持,不好的我们取消并且采取新的方式、新的竞争办法,来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记:参加过五届全运会,您的疲惫心情多还是喜悦多?
崔:我确实参加全运会的届数非常多,从第五届全运会带兵打仗到现在,我认为,这些大赛事是对各省体育事业的激励,一种鞭策,各省体育竞技水平得到了检验。我愿意寻求这种刺激,愿意参加这种大赛,希望通过这样的大赛来检验我们的工作,发扬成绩,改正缺点,把我们成绩提高上去,以便于在世界大赛中为我们的祖国争光。
全国晚报九运报道组沈阳晚报 张红军
快来下载九运会精彩手机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