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1年7月13日,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上,中国北京以56票的优势击败四个竞争对手,获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漫漫十年申办历程,北京最终赢得了自己应得的胜利,中国体育史由此掀开新的一页,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由此掀开新的一页。时间将证明,这是人类的一次智慧而诗意的选择。
让我们重温一下幸福吧:从莫斯科当地时间7月13日上午9时30分开始,五个申办城市大阪、巴黎、多伦多、北京、伊斯坦布尔依次进行了申办陈述。随后,除各申办城市和因故未到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外,共有102位委员进行首轮投票。首轮结果为:北京44票、多伦多20票、巴黎17票、伊斯坦布尔15票,大阪6票。大阪首先被淘汰。第二轮日本的三位国际奥委会委员加入投票行列,投票结果为: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北京终以超过半数的得票胜出。莫斯科当地时间18时15分北京时间22时15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会场庄重宣布: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北京!
中国人一个世纪的奥运梦实现了!早在1908年,中国一本名为《天津青年》的杂志就曾叩问国人: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从1908年到2008年整整一百年,百年期盼,百年呼唤。一个民族的奥运情结终于得回报。“1908——2008”,从第一个中国人提出申办奥运会,到北京主办奥运会,历史的回声将穿越整整一百年的时光。
历史我们不能忘记。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的洛杉矶举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只有短跑运动员刘长春参赛,在100米预赛中即被淘汰。新中国成立后,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彻底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1984年,新中国体育健儿赴美国洛杉矶参加奥运会,一举夺得15枚金牌,打破了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纪录。从洛杉矶到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中国运动员连续参加五届奥运会,共获得80枚金牌。短短半个世纪,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体育大国之列。然而,中国举办一届奥运会的梦想却多年未能实现。8年前的1993年9月23日,不知有多少中国人度过了一个苦涩的不眠之夜。国际奥委会在摩纳哥举行的第101次全会上,北京以两票之差与2000年奥运会失之交臂。
中国人特有的奥运情结可谓刻骨铭心,中国人等待主办奥运会的时间已经太久太久。1990年北京成功举办了亚运会——那是亚洲区域的比赛,中国却亮出了国际水平。十多年过去了,没有什么大型的重量级国际比赛在北京举行,世界杯、奥运会等特大比赛更没有了。作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同时也作为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体育强国,中国应该为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而举办奥运会则是这种贡献的最为集中的体现。带着梦想,带着自信,北京来了,中国来了。这一次,中国终于赢得了世界。
但是申办只是序曲,在被赋予权利的同时,我们也承接了义务:向世界奉献一台比历届都要出色的奥运会,向世界提供一个展现人文和体育精神的最佳舞台。主办一届接纳1万名运动员和5000名官员、拥有28个大项和300个小项的奥运会,将是一项非常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个社会的合力,需要我们投入更大量的人力、财力。我们还有超过一半的奥运场馆未建,我们还需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改善环境质量并达到举办奥运会的要求,我们还要在车辆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保证交通的足够畅通,我们还需要有更多的人掌握外语以达到世界大型赛事对语言沟通的要求。这些都是国际奥委会委员在听取北京奥申委代表团在莫斯科作最后陈述时提出的问题。他们的问题如同他们的选票,都表明了他们对北京的信任和期待。
围绕着“新北京、新奥运”的申奥口号以及“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大理念,中国正以扎实的工作在兑现自己的承诺。12月14日,“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在北京新侨饭店正式挂牌,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式启动。
世界在看着北京,看着中国。我们坚信,中国不会让世界失望!本报记者 牛仲寒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