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釜山亚运会即将来临之际,中国田径进入了夏季亢奋期。据来自上海和贵州两地有关国家队集训的消息称,经过一个多月的封闭训练,目前两支队伍的训练热情正与当地的气温一样,节节攀升。这与今年冬春沉闷的冬训场景形成强烈的反差。
夏训火热原因之一是因“中考”亚运会迫在眉睫,另一原因主要来自于各项目教练员思想认识的提高。我国著名田径教练、田管中心主任助理冯树勇曾经尖锐指出,田径成绩上
不去的关键问题,还是出在教练身上。因为运动员的状态如何,取决于教练员的重视程度和业务水准。他在今年初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上海的高淑英、刘翔九运会一结束就马不停蹄到国外去比赛,而为什么有些田径运动员除了玩就是睡?由此他发出了一连串质问:我们的田径教练为什么只想着当一名全运会冠军的教练?为什么不想当一名亚运会冠军的教练?为什么不想当一名世界大赛冠军的教练?为什么我们的眼光不放得长远一些,目标不制订得高一些?
这位拥有博士学位的国家队资深教练员还指出,我们的教练员存在着“不爱交流,不爱学习”等严重问题。
夏训开始之后,上海莘庄田径训练场上出现了一些被有关专家称为多年不见的可喜现象。女子全能组浙江队与海南队的教练员与运动员共同训练,教练员相互指导,取长补短。女子撑杆跳高组打破省市界限,上海、广西、云南三省市运动员共同进行了身体素质与专项技术训练。其他跳跃组的教练员与运动员也在对各自的技术展开相互指导,对队员水平提高带来极大帮助。
这次夏训,田管中心从北京体育大学请来博士生导师田麦久教授为教练员开设了《运动训练计划制定》的课程,增强了教练员对训练大周期规范化的全面性认识。江苏队一名教练说,田教授的讲课将以往我们在制定年度计划的一些零散体会用理论形式贯穿起来,为我田径队进行亚运会制定训练计划起到直接帮助作用。
中国田径高层正在从这些“师傅”入手,进行一场有力的的改革。但必须看到,中国田径真正要改变过去“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形,仅仅靠短短两个月的亚运会备战时间还是远远不够的。(庄怀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