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静静走过了三年的围甲因本月15日至17日的成都峰会讨论的围甲改革而平添波澜。当然作为围甲峰会只是波澜的载体,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却是明年江铃退出和信联的进入,而追溯到最具体的原因在于信联这家做媒体的上市公司的那种强烈的市场化欲望。这就有点像围棋,棋从断处生。只不过成都峰会所起的作用仅仅是“断”了一下,至于这一断是否成立,它的后着应该如何,则没了下文,这可谓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信联推出了一个围棋界人士们现在还不敢想的理念,那就是要让围甲在两三年内能赚钱。在信联的概念中,他们投入的是个产业,而不像江铃那样仅是冠名。信联所需要的商业运作,是经营围甲,因此他们不一定会是围甲的最后买单者,如果他们能如愿地卖出围甲的冠名权的话。
卖出冠名权只是信联赚钱计划的一部份,其它还有诸如卖杯名;利用网络资源;在电视转播上做文章;棋手自由转会;各俱乐部公司化经营。这些当然都是根据发达国家俱乐部的生存状况为依据的,而且也是围甲发展的趋势,但在环顾国内的大环境和自身的小环境后,所有这些提法却很难在各俱乐部负责人心中构成完整清晰的赚钱蓝图。
对于冠名权,不管以后谁来埋单,反正头四年的围甲便是在此基础搭建起来的,可以说这是一项早已付诸实施的内容。但这笔资金还远远不能维持整个围甲的运转,绝大部分资金还是得由各围棋队自筹。由信联来卖冠名权又能多卖多少则很难说,但江铃每年的投入却是一个难以跨越限度。
利用互联网来直播围甲是个意思的途径,但却很难说能赚得到银子,因为做网站的基本上还是靠别人输血为主,围甲似乎没有把握从中分得一杯羹。
电视转播权的确是一个巨大的财源,但它却一向与围棋无缘。央视连足球甲A都可以不买账,更何况影响力次得多的围甲。地方台则更不愿为围甲出血,这三年中,很多围甲棋队都作过方面的工作,成功者寥寥。
棋手的自由转会按理论上说可以作为俱乐部生财门道,在这次峰会上,有人提出明年一步到位,所有棋手全部挂牌。但也有人认为并不现实,因为有很多棋手的关系,工资、保险、福利都在所属地体委,如果要实行自由转会,势必要干净彻底地脱离体委,棋手和体委两方面都不会情愿,包括现在国字号的棋手如常昊,周鹤洋等,他们的关系均在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中国棋院,要他们与之脱离,首先中国棋院那一关就通不过。但如果棋手没有自由之身,自由转会只能是幻想。再者,棋手一旦下海,假如哪一天没人来赞助围甲,二三流的专业棋手们的生活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中国和日本、韩国不同,企业赞助的有对局费的棋赛太少,而像常昊、马晓春那样靠对局费把日子过得滋润的棋手在国内也只是凤毛麟角,因此事业单位的那部分固定收入对一般的专业棋手而言还是相当重要的。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得他们不愿脱离老的体制。
对于改革,各俱乐部虽是赞成,但处在不同的角度,他们对如何改法却很迷糊。现在的围甲俱乐部存在着多种形态,有完全是企业搞的,有公私合办的,还有就是完全公办的。重庆围棋队就属于这类。现在让杨一担心的是,在成为纯粹的俱乐部后,靠自身赚钱的途径在哪里,又如何理顺自己与旧体制之间的关系,如此等等可谓一头雾水。
此次峰会,按王汝南、华以刚的说法,仅只是讨论讨论,提议提议,所以并没有实质性的举手程序,对于与会者的各种说法,中国棋院所做的只是记录在案,至于这个棋如何演变,中国棋院还得拿回家摆无数个棋谱,才能定出一个最符合现实的最佳手筋。这也是中国围甲最感迷茫的时候。记者 王波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