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爱乐乐团欢呼厦新厦门国际马拉松赛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3月13日17:38 厦门日报 | ||
本报讯(记者海鹰) 本周六在老年活动中心音乐厅,厦门爱乐乐团将用美妙的音乐为即将在我市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欢呼呐喊。这场名为《欢呼马拉松》的音乐会由厦门爱乐乐团、厦门日报社和老年活动中心共同举办,据乐团负责人介绍,本场演出的全部票房收入将用于赞助国际马拉松比赛。本场音乐会由厦门歌舞剧院副院长、管弦乐团音乐总监王军执棒,特邀国际知名的青年钢琴家赵胤胤为厦门的观众演出。值得一提的是,赵胤胤本场演奏的曲目《蓝色狂想曲》是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主场曲目,在2001年举行的北京音乐节“ 《d小调交响曲》: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塞扎尔·弗兰克在晚年写成的惟一一部交响曲,它为法国交响音乐开拓了新的领域,标志着法国交响音乐继柏辽兹之后取得的另一重大成就,同时也成为十九世纪下半叶欧洲优秀交响乐作品之一。 《罗马狂欢节》序曲:该作品是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音乐最伟大的代表者赫克特·柏辽兹为《贝凡纽多·彻里尼》写的第二首序曲。这首序曲选取歌剧的中心场面,集中反映狂欢节中在街头和广场聚会庆祝的人群和他们的欢乐情绪,这部序曲完全体现了歌剧第二幕节日舞蹈中人们所歌唱的情景:“小号,吹起来吧!风笛,奏起来吧!铃鼓,也敲起来吧!”人们就是在这样优美的、快速如飞的音乐声中此起彼伏地狂舞。最后,萨尔塔列罗舞统御着整个乐曲的步调,音乐以其越来越灿烂的光辉和满盈的欢乐奔腾不已,强而有力地结束这狂欢节的场面。 《蓝色狂想曲》:又被译为《布鲁斯狂想曲》,是美国作曲家、钢琴家乔治·格什文在1924年创作的。这是一部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的类似单乐章的作品,其中主题的即兴式表达同交响性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黑人布鲁斯音乐的调式和声因素、爵士音乐的强烈切分节奏和滑音效果,都赋予这部构思独特的作品一种与众不同的色彩。格什文在这部作品中,对那些情绪全然不同的段落安排,如抒情性与戏剧性、舞蹈性与歌唱性的对置,也颇具匠心。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