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花摇曳在风里--记昔日乒乓球世界冠军陈静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4月21日14:43 乒乓世界 | ||
在中国乒乓球队建队五十周年庆祝活动上,60年代出生的女世界冠军们的倩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岁月的风尘没能带走她们卓尔不群的气质,倒为她们添了几分成熟女人的妩媚。 故事的主角都来了 在中国乒乓球界的大团圆合影中,没有找到陈静的身影,因为参加在台湾举行的一个学术研讨会,她没能赶上拍照的难忘时刻。 上次在国家队训练馆见到陈静,她身着牛仔时装,一头浅黄色短发,充满时尚气息。这次见到的陈静,齐肩的头发挑染成了棕红色,晚礼服式的套装勾勒出窈窕身材,说起话来轻声细语,透着成熟女人的魅力。 说起这次活动,陈静感慨道:“能够参加建队50周年庆祝活动太高兴了。五十年来,中国乒乓球队经历了风风雨雨,发生了太多的故事,今天,故事的主角都来了,大家在一起讲述昨天和今天的故事,是很开心的一件事。虽然每个运动员成长的道路不尽相同,但相聚在这里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在通往世界冠军的路上走得都非常艰苦。中国乒乓球人才济济,淘汰率很高,最后能登上冠军奖台的人都称得上是这项运动的杰出人物。不过,运动员生涯在人的一生中只是短暂的一段,如今,大家各分东西,职业也形形色色,从我们身上可以看出,人的一生其实是多样化的。” 设计人生目标很重要 陈静不是那种外露张扬的人,女性十足的外表下有着聪颖的头脑和坚毅的个性,她传奇般的运动生涯和略带神秘色彩的生活经历,使她一直颇受关注。 在离开中国乒乓球队以前,陈静所有的生活都圈在了乒乓球之中。到台湾后,她才真正走向社会,任何事情都要独自面对,不再有保护伞,也没有人规定要这样做或那样做。通过这十几年的磨砺,陈静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世间的许多事事非非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由个人的观念、性格和特质所决定的。 陈静说,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的人生设计目标。她小时候设计的目标是打球,当世界冠军。这个目标实现后,她不知道人生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但她早早意识到不能等打不动的时候再寻找新的目标,应该趁年轻多学习新的东西。抱着这样的想法,陈静离开了国家队,最初加入了宏基电脑公司,一边当教练一边学习电脑。 喜欢不断挑战自我的陈静,为了证明自己在打球方面还有能力,又代表台湾参加了5届世乒赛和两届奥运会。其间她还进入台湾演艺圈,尝试唱歌和当节目主持人。“我的经纪人曾想让我向演艺圈发展,但我认为那个圈子不适合自己。我在演艺方面没有进行过学习和训练,怎么可能当好演员呢。我的个性是没有把握做好的事我就不去做,不想让别人认为我演技不行而是靠包装来成名。后来又有人建议我打2000年奥运会,我考虑了很久,担心万一打不好怎么办,可转念一想,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就这样我又拿回了一枚女子单打铜牌。参加三届奥运会拿了金银铜三块牌子,我的经历在运动员中也算是凤毛麟角。有人问我是否还参加2004年奥运会,我说,现在我每况愈下,金银铜都有了,下一块该是铁牌,我就不要了吧。”聊起这段经历,陈静一脸骄傲的笑容。 生活应该是彩色的 打完1996年奥运会,陈静开始在台北体育学院读硕士学位,2003年3月,她成为华南师大心理学系的博士研究生,研究运动心理学。 谈起上学读书,陈静津津乐道。“读书读到现在我还很兴奋,只要走进学校就感到非常快活。好多同学对我说:静姐,读书好累呀。可我一点也不觉得累。从小就进了专业队,学校生活几乎是个空白,所以特别向往学校生活。还有,运动员在知识方面欠缺很多,打球时我就发现,很多时候是心理因素决定了比赛的胜负,而不是技术,在这方面我可以讲出很多感受,但无法提高到理论层面加以阐述,所以我选择了学习运动心理学,希望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和学术语言把自己的体会加以总结。”获得博士学位需要3至6年的时间,陈静希望能读6年,纯粹是因为喜欢校园生活。 对于未来,陈静有很多憧憬,她觉得如果一个人很充实,就可以有很多选择。她在台湾有一个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基金会,在广东有一个乒乓球俱乐部。她还是美国NUSKIN(如新)化妆品的形象代言人,这个品牌选择了6位奥运会冠军作形象代言人,陈静是惟一的东方运动员。 陈静一向我行我素,做事也很用心。她说,哪怕只是一件小事,只要做成了,都会有一种成就感,人只要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就会很开心,凡事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只要自己满意高兴就行了。 “我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对生活一定要充满激情,没有激情的人生是黑白的人生,我要过彩色的生活。”这是陈静的生活原则。(晏学宁)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