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环青海湖自行车赛:青海,不再陌生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8月11日00:11 人民网 | ||||
人民网记者李中文 印象中,在国内还从没有自行车赛的开幕式办出这么大的声势。嘉宾云集、演出精彩、央视直播,这样的开幕式规格似乎该属于全运会、城运会之类的综合性大型运动会。到了青海,看了演出,采访了方方面面的人,才逐渐一点点感受到青海超常规办环湖赛的深意:大张旗鼓地办环湖赛,原来是为了大张旗鼓的将青海的旅游资源宣传出去。 了解到环湖赛要搞这么大规模的开幕式时,曾颇为疑惑:一个在林林总总的赛事中并不起眼的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有必要把开幕式搞成这样吗?到了青海,感受到了这里的风土人情,了解到环湖赛上将要出现的种种精彩,才逐渐生发出这样的感慨:在青海,能下决心办这样一个自行车赛,的确应该浓墨重彩地大加渲染。既然如此,把开幕式办得隆重一些,以衬比赛的非同寻常,应该说是在情理之中。为了将青海湖、鸟岛,乃至青海宣传出去,青海省政府选择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这一载体。从下决心承办这一赛事,到本次比赛对线路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从中不难看出青海省政府的一番苦心,当然这里也寄托着青海人的殷殷厚望。据环湖赛组委会介绍,为了更好地宣传青海湖,更好地宣传青海的旅游资源,更好地将青海推向世界,青海省下大力气整修了环青海湖的道路,并对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开发为比赛线路。这些举动对于一直没有办过什么大赛、经济尚不发达的青海省来讲,是超乎寻常的。但没有一个好的载体,没有一个好的宣传契机,青海在世人的印象中将一直是神秘、陌生的所在。 其实,办自行车赛要比办其它单项赛事费时费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是自行车消费的“超级”大国,但却不是自行车运动的强国。在欧美风靡了百余年的自行车运动,在国内却一直难以找到更多的“知音”。而一个经济落后省份偏偏选择了这样一个显得有些生僻、另类的体育项目,多少还真有些让人担心环湖赛的发展前景。但仅就青海的体育发展现状及群众基础来说,围绕宣传青海湖、宣传青海的开放形象做文章,还真难找到比环绕青海湖办自行车赛更合适的体育赛事。采访过首届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的新闻界同行说:“你看到参赛队伍在山路上绵延不绝地行进,看到行进队伍身边的澄澈的青海湖、美纶美涣的鸟岛,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油菜花,你就会打消一切疑虑,进而感受到环湖赛的巨大魅力”。 “这里是世界的第三极,这里是中国文明的源头,这里可以挑战人类的极限,这里可以考验人类的意志,这里——敞开胸怀,迎接勇士的到来”。这是本届环湖赛的一个宣传口号,在这个动人的宣传口号中,我尤其喜欢最后一句:“这里——敞开胸怀,迎接勇士的到来”。因为,对青海来说,惟有敞开胸怀,以开放的胸襟,果敢的气度去开展工作,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其实,办环湖赛又何尝不是青海欲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举措呢?也许,我们不能期待环湖赛办几届就可以办出大名堂,也不能期待办环湖赛真的可以承担起向世界推介青海的重任。但可贵的是,通过环湖赛的举办,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青海人开放起来的胸襟。而只要有了这种气度,青海,便不再会是神秘陌生的所在,便一定会从这里稳步走向世界。(人民网西宁8月10日电)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