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第一家职业乒球俱乐部探秘 张继科从这里走出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9月20日15:42  乒乓世界杂志

  鲁能“十年磨一剑”

  文/吕海波

  作为乒超联赛的常客,“山东鲁能”的名号已经叫了很多年。曾笑傲于巅峰,也曾煎熬于低谷,但由一家企业同时打造男女两支俱乐部征战乒超联赛的历史,鲁能至今还在独树一帜地延续着。

  鉴于上赛季男线实力提升,女线发挥稳定,本赛季初,鲁能俱乐部提出了男女双线都要“保三争一”的口号。而当联赛行程将半,在团体排名榜上,山东鲁能男女队双双位于榜眼的位置上。

  立秋时节,记者奔赴山东鲁能乒乓球俱乐部的大本营,探寻“保三争一”的原动力……

  鲁能印象

  “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乒乓球俱乐部”,这是乒乓圈对山东鲁能的标志性评价。十年前,山东鲁能俱乐部诞生,加入到亟待发展的职业化乒乓球联赛中。

  在去往济南的途中,凭借这个印象,记者一直勾勒着鲁能如今的模样。走出火车站口,迎面而来一阵难得的凉爽。搭上开往鲁能基地的出租车,从司机师傅的口中得知,酷热的济南昨日被一场大雨浇了个透心儿凉,我们来得正是时候。

  从遐想回到现实,看到车窗外掠过了“鲁能足球俱乐部”的基地时,觉得我们离目的地应该也不远了。果然,一分钟后我们停了车。可面前的单位门牌上却写着“山东电力研究院”的字样,这显然与记者想像中的景象并不吻合。在与鲁能基地的于伦主任通过电话确认后,我们穿大院,过林荫,终于见得“庐山真面目”——山东鲁能乒乓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

  见到于伦主任时,他刚刚忙完8月8日男队主场比赛的联系工作。简易的楼层,简洁的办公室,就连回忆起鲁能的历史时,他的回答很简单——这十年,很稳。

  2000年以前,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和选拔基本还在延续着从业余体校到省市专业队,再到国家队这条“举国体制”的老路。但随着体育运动的社会化和产业化趋势日益明显,所谓俱乐部和高水平专业队并存的“双轨制”说法也就应运而生。

  尽管“俱乐部”慢慢走入了乒乓球的世界,可其“零星式”的存在实质上只是帮专业队换了个名字。国际比赛只有国家队的高水平队员可以参加,国内比赛又少的可怜。许多省市队的运动员无法得到比赛的锻炼。乒乓球运动也不得不在计划与市场的夹缝中生存。

  时下的山东省乒乓球队正是面临着如此窘境,由于运动员层次青黄不接,导致竞技水平严重下滑,很难在全国性比赛中具备夺牌实力,乒乓球在山东的发展一度陷入低谷。

  而与此同时,“山东鲁能泰山队”问鼎中国足球“双冠王”。鲁能在足球俱乐部的经营上获得的巨大成功,无疑给日渐落寞的山东乒乓球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经过短暂接触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与山东省体育局当下一拍即合,很快于2000年2月2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无偿接管原山东省乒乓球男女队。在全国,鲁能率先将乒乓球领入了企业管理的职业化市场道路。其新型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专业队有着本质的不同。“山东鲁能乒乓球俱乐部”也就此正式成立。

  可由于运动本身的差异性,在当时搞俱乐部,乒乓球远没有足球的影响力大。所以足球可以有自己的训练基地,而乒乓球却只能临时在“山东电力研究院”的大院一角安营扎寨,这一扎就是十年……

  走出办公室,从办公楼、训练馆、健身房、食堂再到运动员公寓。我们随于主任转遍了基地的每个角落,但前后用时还不到15分钟。于伦说这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俱乐部就是在“小而紧凑”的环境下坚持稳中求进。“原来俱乐部都没有办公楼,我们一直在公寓里办公,现在也都慢慢规范了。”看着自己再熟悉不过的“一亩三分地儿”,一直负责为队员安排后勤吃住的“管家”于伦说起这话来却带着些沧海桑田的味道。

  “于主任”是大家在俱乐部对于伦的习惯性称呼,其实他的职务全称是“山东鲁能乒乓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对于“公司”的概念,我们从另一个故事中慢慢感受到,其主人公就是现任山东鲁能乒乓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孙建。

  鲁能俱乐部与其他俱乐部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一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公司最大股东的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在全国电力系统素有“铁军”之称,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建设成果,这种企业管理文化的移植,对于鲁能乒乓球俱乐部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上不断借鉴足球俱乐部经营的成功经验,短短几年时间,“山东鲁能”也已经成为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的一面旗帜。

  2007年,鲁能高层再次做出新的决定,成立山东鲁能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统一管理足球和乒乓球两个俱乐部。也就是在那一年,孙建就职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并以常务副总经理的身份直接分管乒乓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

  “以前足球和乒乓球是两个单位,各忙各的,各有各的人事财务制度,彼此也没什么联系。现在把两个俱乐部统一到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来管理后,资源可以达成统一调度。起码双方有了相互比较,企业的约束和监督体制也会得到完善。”孙建这样阐述着创建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初衷。

  在孙建的印象里,体育文化发展公司的成立,是十年来鲁能俱乐部稳步前行中唯一的一次重大举措。“没整合之前,公司里的人事啊,财务啊需要管的很多。成立新公司后,这些工作都有统一的部门负责,我只要一门心思地抓好俱乐部的训练比赛和建设就行了,少操了很多心。”

  公司的结构得到了优化,人力的配备也就更加精细。目前,在孙建分管的乒乓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内,只有2名竞训部的同事负责联赛期间球队的各种手续办理,3名综合部的同事负责球队的后勤保障。连他自己在内,整个单位一共6名员工。“联赛密集的时期,里里外外就这几个人,也挺难熬的”。

  将优良的企业文化移植到俱乐部平日的管理中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或许球队里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是最有发言权的。在俱乐部的所有教练员中,谷青成是唯一一位陪鲁能走过十年历程的见证者。用他的话说,公司与俱乐部已经越来越默契了。

  “刚刚成立俱乐部的时候,这边的管理很规范,也很严格,每天按时出操、按时就寝,有点儿半军事化的感觉。原来我们在运动队的时候,孩子们总喜欢赤膊训练,到了这边就不允许了。训练、开会、集体活动时都需要统一着装,红都是红,黄都是黄,看上去特别整齐。平时训练结束后,必须将球都收好,如果发现落下一个,可是要罚款的。这种严格是件好事,它可以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很多好习惯。”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管理方式都适用于俱乐部。只要符合运动特性和规律,企业也会尽可能得尊重俱乐部的意见。多年来,企业管理的办事效率一直让谷青成感觉很踏实,不管是球队比赛的出行计划,还是运动员的后勤保障,甚至是每个月的工资发放,教练和队员都很少担心。有了这种良性循环,十岁的鲁能乒乓球俱乐部一直成长得很健康。

  剑露锋芒

  到达俱乐部的第二天,我们到场地观摩训练。训练馆的外观看上去并不起眼,可推开门置身其中,一切似乎与世隔绝了。我看了一眼门口的温湿表:27度-恒温,53%舒适湿度。明亮的灯光下,这里的“乒乒乓乓”声屏蔽了所有夏日的浮躁。

  训练馆的外间是女队训练的地方,由于刚刚跑完一个客场比赛,鲁能女队的主力们并没有出现在训练场。一些小队员相互之间练习着各种套路,神情放松。

  隔着一道门,里间是男队训练的地方。刚一进去,快节奏的回合球加上队员喉咙里的发力声,给人的听觉带来不小的冲击。四周环视了一下,场地中央站着国家男队的肖战教练,挡板外,山东省乒管中心主任乔云萍和鲁能乒乓球俱乐部男队主教练谷青成也并排而立。他们略带紧张的目光同时汇聚到正在场上训练的球队一号单打——张继科。

  这种紧张和重视程度源自于两天前结束的第13轮乒超联赛,男队在滨州主场以0比3的意外比分败给了上海浦宏神木俱乐部。在这场脆败的第二盘,张继科以1比3不敌小将尚坤,成为了此轮联赛的一大冷门。

  鲁能男团的失利,使本队与此前积分相同的浙商银行再度拉开了一个胜场的差距。而张继科的失利,不仅让自己的负场次增加到4场,也使他瞬间从男单胜率排行榜的第一位直降到第三位。眼看联赛已经进入第一阶段的攻坚时期,这种主将低迷、主场溃败的迹象让男队主教练谷青成心里又犯起了嘀咕,因为类似的情况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2007年,同样由张继科领衔的山东鲁能男团是一支冲击力非常强的球队。在当年的联赛中,这支青年军在赛季初势如破竹地豪取了七连胜。而当联赛转入第一阶段次回合较量中,缺乏经验的鲁能小将被各支队伍“死缠烂打”得越来越浮躁,七连胜后惊现了一个八连败,最终导致球队排名第九,成为鲁能参加乒超联赛以来的最差战绩。

  那次惨痛的经历一直刻在男队主教练谷青成的脑子里,三年来,他也一直努力让球队在赛程过半后也能够保持状态,稳定心理,正常发挥。2008和2009赛季,主将张继科和球队似乎都找到了一点儿成熟的感觉,连续两年联赛第四也确实证明了鲁能的成长。但是今年,敏感时期的敏感溃败,让谷青成又坐不住了。

  “比赛一进入到第一阶段的后半段,每支队伍都要开始为最后的名次之争“死拼”了。比起首回合交锋,我们的球肯定越来越不好打。这个时侯张继科的状态再出现问题,对球队的影响是很大的。毕竟他已经不是几年前的他了,他现在是球队中的绝对主力,人家也会研究他,琢磨他的打法,寻找应付他的对策。所以他还需要更好地自我调节,以适应对手的变化。”

  “他已经不是几年前的他了”,这句听上去有点儿像小品台词的话,是谷青成对爱徒张继科这些年成长的评价。

  2002年,张继科从青岛训练基地来到济南鲁能乒乓球俱乐部。训练没多长时间,他就被调入了国家二队。

  2003年,他回到鲁能一段日子,代表俱乐部参加各种国内比赛。

  2004年,因为违反队规,他被罚回山东,在鲁能调整。

  2005年,回到鲁能的日子,严格系统的训练并没有让他被国家队的同龄人甩掉。

  2006年,他第一次代表鲁能俱乐部征战乒超,可由于实力单薄,整个赛季下来,他记得自己只赢了侯英超两场球。

  2007年,重返国家队的他开始慢慢拾回他丢失的东西。

  2008年,全国锦标赛男单冠军。

  2009年,世界杯团体赛男团冠军。

  2010年,亚洲杯男单冠军。

  2010年,世界锦标赛男团冠军。

  作为鲁能乒乓球俱乐部成立十年来培养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张继科在近两年的国内外赛场上的确锋芒毕露。不仅顺利进入了国家队的主力层,也成为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有力竞争者。

  对于张继科,孙建用了一个“十年磨一剑”的比喻。而张继科自己也觉得,现在回鲁能打联赛,正是自己可以“亮剑”有所作为的时候。

  “我在这里的运动员公寓住过七八年了,从这里进入国家队,罚回来后也是从这里重返国家队,所以对这里的一切还是很有感情。每年回来打联赛是我对俱乐部的一份回报,这份回报是我必须要做好的。”

  三天时间内,张继科迅速走出了上一场失利的阴影。毕竟有着从世界锦标赛男团决赛的赛场上历练过的心理,在面对接下来的艰苦赛程中,有疲劳、有烦躁,但张继科最终淡定了下来,这多少让谷青成觉得心里有了点儿谱。

  8月8日晚,谷青成反排阵容,用张继科先抓江苏队的一号主力陈玘。结果他不负众望,3比1战胜陈玘,为鲁能打开了胜利之门。在朱世赫同样以3比1的比分战胜林晨后,张继科又与张超搭档3比2战胜了林晨和詹健的组合。为鲁能拿下锁定胜局的一盘。

  第二个主场,鲁能男团送给对手一个脆败。从公司到俱乐部、从经理到主任、从教练到替补,每个人都痛快地长出了一口气。尽管坦言比赛的过程十分艰难,但谷青成终于还是信心十足地笑了。对于现在这支比过去能扛很多的球队来说,或许“保三争一”的选择太多了……

  只争朝夕

  对于鲁能的未来,企业和俱乐部保持着一点高度统一的规划——重视后备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

  2000年11月,鲁能乒乓球俱乐部正式接管原青岛乒乓球队,成立了鲁能乒乓球队青岛训练基地,负责引进、培养和向鲁能俱乐部输送13岁以下优秀运动员的任务。2001年9月,占地面积500余亩的鲁能乒乓球学校又在潍坊落成。至此,鲁能俱乐部已基本形成济南本部、青岛基地、潍坊学校三位一体、互为补充的良性格局。

  每年在潍坊都会进行两次选拔赛,来自青岛和潍坊的“好苗子”通过淘汰赛,成绩优异的小孩儿可以晋级到鲁能本部来训练。久而久之,“鲁能”的名号越走越远,许多外省市的孩子也都慕名而来。

  如今,济南的鲁能本部是一个由10名教练员、男女各20名队员组成的团队。孩子们来自天南海北,最小的一个今年只有12岁。在20名队员中,分布着四个年龄段的梯队。除了每年参加超级联赛的梯队,从甲A到甲C的比赛,鲁能也会派队参加。之所以将梯队建设分得如此细化,除了借鉴中国乒乓球队的优良传统外,一代接一代的培养思路更彰显着俱乐部未来的“野心”——不仅仅只培养一个张继科。

  即使是那些最终不能成为“张继科”的队员,俱乐部或推荐出国、或介绍工作、或留在俱乐部培养成年轻教练。不管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俱乐部教练,“我们希望从鲁能出去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一个好的出路,家长高兴,我们也高兴。”

  俱乐部成立时,训练馆是由当时的电力实习车间改造的,里面还存有许多大型的设备。如今,十年过去了。两间训练房里已整齐地摆满了24张球台,铺好了地胶,装好了灯光和空调,明年孙建还打算训练场的地板再加厚一层,墙壁再刷一刷,运动员的公寓再翻修一下……

  不打乒超的时候,俱乐部的教练会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小孩儿的训练和比赛上,包括现任鲁能俱乐部的总教练尹霄、男队主教练谷青成、女队主教练于国鹏。甲A、甲B及全国各地的青少年锦标赛,集训选拔赛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谷青成说,每天看着这帮小孩儿训练就觉得特有意思,和他们在一起,确实挺开心的。

  在俱乐部成立之初,鲁能提出过一句宣言:“鲁能运作乒乓球,志在建设世界超一流的百年俱乐部。”转眼间,十年过去了,鲁能已经培养出了自己的世界冠军,俱乐部也在健康科学的体制下稳步前行。“百年”只是个时间问题,“超一流”才是鲁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更多关于 张继科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