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皓的2010:掉入从未有的低谷 394天后涅槃重生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1月25日10:16  乒乓世界杂志
《乒乓世界》2011年第1期封面故事《乒乓世界》2011年第1期封面故事

  王皓的2010

  文/陈思婧   

  在刚结束不久的亚运会赛场上,我们重新看到了笑眯眯的王皓。恍惚觉得这个笑容曾经离他很远,脑子里扫一遍2010年,记忆深刻的全是王皓面无表情的脸。要么手掌使劲蹭两下自己的球板,扔进包里,然后谁也不理背包就走;要么在记者发布会上眼睛紧盯着面前的桌子角,一言不发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2010年的王皓经历了一番不同寻常的“成长”,让这个很多时候笑嘻嘻的男孩,拿笑容当挡箭牌,变成了一个壳,硬生生地罩在他脸上。幸亏在年底他打破了这个外壳,又开始真诚地笑了。

  亚运会男单颁奖结束后,挂着银牌的王皓先于所有人跳下领奖台来到混合采访区,那一脸的笑容,跟拿到冠军证明了自己的马龙相比,明媚得有过之无不及。刘国梁在男单比赛前说,王皓是全队的定海神针。确实是这样,找回自信笑容的王皓是令对手恐惧的,他从“冰窟窿”般的2010年走过来,重新站起来,早已不需要得到一块亚运会男单金牌的肯定。

  回忆一下王皓的笑容吧,每次都是一段故事。故事拼拼凑凑,就是王皓2010这一年。

  2010年1月的直横大战期间,王皓笑得很开心,刚刚接受了队里对前一年胜率冠军的嘉奖,比赛后吃饭时,搂着柳承敏俩人笑得跟亲哥们儿似的。

  王皓那个时候已经开始输不该输的球了,东亚运动会男团决赛,打头阵的王皓0比3输给水谷隼,这对于内战年胜率冠军来说,或者仅仅对于“王皓”这个名字来说,都不算正常。那时候王皓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即使全运会获得三个冠军以后,刘国梁和吴敬平都提醒过他,依照以往他的表现来看,可能要出现一段时间的低谷。

  王皓没听进心里去。“吴指导跟我说,这低谷的时间肯定会很长,你不要着急慢慢来。但说实话我没往心里去,自己觉得可能一两个月稍微练一练,踏踏实实地准备一下就能扛过去了。”

  王皓不知道,刘国梁和吴敬平之所以那样判断,是因为他的眼神已经变了。“无论从他成绩的下降还是从他日常自我要求的松懈,都能看出王皓将陷进低谷的苗头。他打球的眼神,对比赛的欲望,对胜利的渴望发生了变化,让我有一种他已经失控的感觉,所以后来他出现的这些问题,也在意料之中。”刘国梁早早发现了王皓的异样。不得不说,刘国梁太了解王皓了,世界锦标赛男单冠军和全运会男单、男团、混双三个冠军拿到以后,王皓给自己留退路的弱点会暴露,会得瑟一会,缓一缓精神。王皓也知道自己的这个毛病,只是他预测的调整期时间,没有刘国梁预测的长。

  2010年3月,“直通莫斯科”选拔赛前三轮结束,没有选拔上的王皓在房间里笑着说,刚看完《2012》不久,觉得如果自己到奥运会的时候是这个状态,那地球还是毁灭算了。

  三次直通淘汰赛,王皓都第一轮就输了。那时候王皓已经承认自己有点一蹶不振,但还是习惯性给自己找后路。在厦门封闭训练第一次“直通”前,王皓曾一脸自信地背着包离开,看到场边记者询问的眼神,他自信地一笑说:“有数!”在大连第三次没直通上以后,记者问他:“不是有数吗?怎么还输了。”王皓笑得特别无辜的样儿,迅速地给自己往回找补:“是有数啊,输得有数。”

  在王皓房间里聊天的时候,他一直在笑,笑容带着点无奈,他把自己比喻成股票,“股票现在也跌得厉害,人也跟股票一样嘛,该弹的时候就反弹了,等跌得差不多了,跌停了就该反弹了。”王皓一直是乐观的人,即使他心里感觉到了不对劲,也想用积极的心态给自己做调整,其实还是源于骨子里的自信。没错,那时候王皓输再多的球,被刘国梁在央视演播室指着鼻子骂,心里也依然是自信的,“那会我觉得刘指导说我,只是一种激励我的形式,是气话。”

  于是王皓比谁都盼着封闭训练的到来,“动身去北仑的时候,我觉得终于到封闭训练了,人可以静下来,除了训练不去想别的事。因为封闭训练会让人特别静心,而且是非常提高能力的时候,但封闭训练一开始觉得自己能力确实下降了,训练的质量是在‘跟’的状态,不是自己的范围之内了。”王皓硬逼着自己跟上其他队友的步法,每日训练后加课,刘国梁、吴敬平、王涛都开始围着他转,大家想帮王皓尽快调整回来。但摆在王皓面前的另一个难题是,他直到北仑封闭训练期间依然没确定能否参加莫斯科世乒赛。

  2010年4月,北仑封闭训练期间,王皓没有随队一起在阳光明媚的操场上跑圈,而是站在阴凉处笑嘻嘻地告诉吴敬平和刘国梁,他脚外侧很疼。当时每天测血压都偏高的吴敬平听到后一脸焦急,刘国梁想了想,笑着说:“你这是侧身练多了,以前我训练时也有这种情况。”听后,王皓也讪讪地笑了。

  吴敬平说,他有种掉进冰窟窿里的感觉,世界顶尖的高手,居然说不会打就不会打了,什么对手都能输。“王皓崩溃过几次,包括2009年横滨世乒赛之前,他自己提出不想打了,想回北京调整。那个时候我还没这么崩溃,觉得他只要稍微调整好还能够回来,一直到2010年上半年才感觉到真是掉到冰窟窿里了,浑身冰凉。”

  吴敬平说,他是既害怕又无助,是因为真真正正感觉到王皓“不行”了,不是思想上的崩溃,是在技术上,球上全都不行了。

  “莫斯科世乒赛之前他的状态就不好,不好到超出我的想象,当时觉得只要通过训练能够对他进行调整,但是,没想到那么难,而且感觉他下滑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完全超出我的想象,真是兜不住了,打谁输谁。输波尔、输水谷、输朱世赫……感觉这球是没得打,一看就很下风。直通莫斯科,前三次打,基本上第一轮就输,打李平他都是完败。状态已经到了不能再差的地步了。更可怕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感觉到没有什么办法能挽回,因为我给他讲什么他都听不进去。训练的东西他在练,但是感觉赛练脱节,因为比赛他赢不了球。实际上是他自己心里没有完全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吴敬平形容王皓的状态像坐电梯,特别快下到最底层,想再上来,发现电梯没了,得自己一层一层往上爬。

  王皓笑着说,那时候觉得自己像刚进一队的小孩,想赢谁都困难,有种从头学起的感觉。“确实是这样,那时候我有什么?谁都能赢我,我就剩‘王皓’这个空名字在了。”所以,他拼命地练习,终于在第四次直通莫斯科比赛中战胜马琳和王励勤,可以说艰难地搭上了莫斯科世乒赛的班车,只是这段旅途也并不平坦,本以为封闭训练就是自己状态底线、还能讪笑出来的王皓,在莫斯科真的笑不出来了。

  2010年5月,莫斯科男团领奖台上,王皓的双眼紧紧盯着镜头,他旁边是笑得灿烂的刘国梁,两个人的表情对比很强烈。比赛完第二天在莫斯科红场再碰到国乒男队,大家张罗着合影,王皓站在一边吃冰棍,一脸不情愿地硬被拽过来拍照。

  王皓说,世乒赛之后他的笑容是最苦的,记者回忆了一下,他那时几乎没怎么笑过。从2004年开始参加世界锦标赛团体,王皓每次都是半决赛、决赛的主力阵容。这次半决赛没被安排上场,王皓心里也没打鼓,他知道教练组一直都很信任他,以往在他状态不好的时候,吴敬平在他身后的力挺,一直是王皓认为最值得信赖的依靠。王皓没猜错,最初教练组确定的决赛名单里是有他的名字的。

  虽然心里觉得自己决赛一定会上场,但王皓看看自己的球板,要他上场后保证必胜,还真没数。王皓把心里的犹豫告诉了吴敬平——新换上的海绵不好用。吴敬平回忆说:“他来赛场后告诉我他的海绵不好打,说话的时候我感觉到他特别不自信。他说自己状态不好,感觉也不好。”王皓没想到的是,吴敬平把他的这些话转述给了主教练刘国梁,刘国梁一开始并没打算换掉决赛出场名单,只是简单地找王皓说了几句,做了些思想工作。只是紧接着女队输了球,丢掉了团体冠军,男队的压力一下大了起来。这时候刘国梁又找到王皓,问他第三盘敢不敢上。在那样的压力下,王皓连一直以来仅剩的自信心都垮了。

  “当时一说不让我上场,我脑袋一下子就炸了,嗡嗡地响,不知道怎么办了,那种感觉是第一次,作为主力不上场,懵了。”对于王皓来说,决赛场上临阵被换下,这个刺激是大了点。

  其实吴敬平不说,刘国梁也知道王皓是怎么想的:“在队内选拔中,王皓一次次地被年轻队员打败之后,对他自信心冲击非常大。出去比赛的时候,又连续输球,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很快就陷入了低谷。进入世乒赛封闭训练后,我找王皓聊过,他已经有所改变,但是改变力度和决心还不是很大,始终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他稍微努力一点就可以做到。当时尽管他已经付出了一些努力,但是我感觉并没有达到预先的效果,他自己肯定也可以感觉到,如果他感觉不到的话,不会在世乒赛决赛之前那么犹豫、那么迟疑。我对王皓还是非常了解,以前在世界大赛中,他都是比较积极的,上场欲望比较强,比较自信。这次世乒赛我感觉他有点恐慌、有点低迷,所以造成后面半决赛和决赛都没有让他上场。   

  世乒赛半决赛、决赛不上场后,我觉得对王皓触动非常大,他一路走得比较顺,从打上主力,2004年第一次就竞争上世乒赛团体赛,团体赛中打到决赛第一盘就战胜波尔;第一次竞争奥运会,他就一个人兼两项,又是单打又是双打。还是头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坐在板凳上,看着队友在上面打。当运动员你有这个能力,却不能够上场效力,这是一种折磨、是一种痛苦,我们都是从这里过来的。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你坐在这里可能还心安理得,你有能力,却只能看着队友在上面打,对他就是一种刺激。”

  王皓在场下确实坐得很不踏实,比谁都紧张。“那时候我满脑子是比赛不能输,要是输了,自己作为没上场的主力,责任太大了!尤其是张继科上去打第三盘的时候,我真替他捏一把汗。”那一场本来应该是王皓上场拿分,这一分如果丢了,王皓比在场上的张继科责任大得多。

  幸亏张继科拿下了第三盘,最后比赛也赢了,中国男队捧得冠军奖杯,只是合影的时候王皓蹲在奖杯旁边,怎么都挤不出笑容。那个时候他心里不仅是对自己失望、对自己状态担心,他甚至已经开始埋怨吴敬平,他认为他最信赖的人,在关键时刻没有挺他一把。

  2010年6月,乒超联赛第一阶段的比赛已经打响,王皓在对阵7个主力的比赛中只战胜过王励勤。这个时候吴敬平找到他,师徒俩彻夜长谈了一次,把所有的心结都解开。天亮后,王皓笑得一脸灿烂,拉着吴敬平说:“吴指导,我们俩终于又想到一起了!”

  彻夜深谈的内容主要是吴敬平给王皓做思想工作,他告诉王皓,莫斯科团体赛决赛没能上场,要从两方面看。好的一方面是他能把真实想法告诉教练,没有隐瞒,这是对整个球队负责的表现。但同时也要正视另一方面,认识到这次是他自己当了逃兵,问题的根本是他没有信心了,不敢上了。如果身为主管教练硬把他往上顶,如果输了,肯定会怪教练,或者赖在海绵身上,这样王皓身上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吴敬平还讲到2006年不来梅世乒赛的时候,决赛打韩国队,王皓也觉得手上的板不好打,但是那个时候他有自信上去打比赛,打吴尚垠3比0,打得非常顺畅。“但是为什么这次不敢打了?因为他觉得还有退路,他总觉得我这场不好,我还有退路。现在马琳、张继科、许昕天天要求上场,生怕上不了场。他呢,让他上场的时候,他就犹豫,说明内心不自信。所以我告诉他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马琳的板也是同一块海绵,也敢上去打,态度和他完全不同。王皓自己选择了逃避,国梁问他敢不敢上,他都不敢回答,这是内心不自信才造成的结果。”

  吴敬平让王皓认识到现在他所面临的问题,首先刘国梁是国家队的主教练,他所做的决定肯定是站在团体利益至上角度、新周期的角度的考虑,现在国家队也确实需要加大对新运动员的培养,这样不可避免的是。刘国梁在王皓身上花的精力肯定就会比原来少,所以王皓必须要打破对刘国梁的依赖。吴敬平说:“我和他都必须认识到,我们两个人必须要加强沟通,我们俩要配合还像过去那么默契,他才可能走出来。”

  除了与教练配合默契,王皓还需要弄清楚自己的技术风格。是往凶的方面发展,还是要向稳的方向发展,这风格要确认。吴敬平帮王皓分析,从王皓进入吴敬平的组,从小队员到成为世界冠军,这个过程是以凶为主的,所以必须得坚持这个风格。王皓有个毛病,他状态不好的时候,爱盲目地听所有人的意见,听着听着,自己就没有什么主见了,不知道自己该凶还是该稳。“我说这点你必须得坚定,必须按照我的思路走。”吴敬平表明自己的态度。

  和吴敬平谈完了以后,茅塞顿开的王皓非常高兴,他说:“吴指导,我们俩终于又想到一起了”。吴敬平回答:“是啊,我们两个一定要协调起来。”师徒二人终于又拧成了一股绳,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了。第一步就是要从联赛抓起,训练和比赛都不放松,这样才能从没有电梯的低谷慢慢爬上来。“那次最大的收获是我理解了吴指导,他不是在关键时刻不力挺我,而是在保护我,如果我上场但是丢分了,对我的打击会更大,能不能爬起来就真不好说了。”

  从那以后,吴敬平每天看着王皓训练,每天保持15分钟的步伐训练,王皓脚上就比较灵活了,赢的球多了起来,越打越自信。但吴敬平对他的要求不仅是找回“物质基础”,精神上也有要求——输球可以,但是想要赢的精神要在。

  在重新努力的过程中,王皓看清了自己的问题。正如刘国梁所说,王皓是属于厚积薄发型,2008年的时候,他技术很坚定,经历过奥运会之后,他放松下来,靠以前积累的这些东西和余威拿了世锦赛单打冠军和全运会冠军,全运会拿完冠军以后,王皓终于把老本吃空了,接下来就要开始还债了。

  乒超联赛第一阶段比赛结束,在官网中只显示前5名的胜率榜上,王皓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这是他打超级联赛以来的头一次。刘国梁找王皓谈,告诉他第一阶段已经过去了,他已经失败了,第二阶段要当作一个新赛季对待,刘国梁对当时的王皓提出了一个相对很高的要求:“对阵7个主力的比赛,至少要赢5场。”

  “他最后达到了这个要求,到后面是慢慢越打越自信。包括他在超级联赛团体决赛的时候,王皓两次输给张继科,但是最后第三场决赛,他拼得不错,3比0把张继科赢了,证明他的精神还在。”吴敬平这个时候觉得,王皓已经爬楼爬得差不多了,自己也快从冰窟窿里出来了。刘国梁也觉得,王皓这次已经重新积累得不错了,但是纯凭感觉没有用,到底王皓过没过关,还需要经历大赛的考验。

  王皓去打世界杯之前跟刘国梁说:“刘指导,我像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似的,又兴奋、又紧张、又刺激,又想赶紧打!”刘国梁看着一脸兴奋的王皓觉得诧异,按说他已经拿过两次冠军了,但很快刘国梁笑着鼓励王皓说:“你就把这个世界杯当成你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前面的世界冠军都归零,从现在开始计算,看能拿几个世界冠军。”

  2010年的世界杯,可以说王皓发挥得是完美的。无论是对本土作战的奥恰洛夫、波尔,还是对全国锦标赛半决赛刚输过的张继科,王皓都让比分保持在4比1以内。最后捧起奖杯的时候,王皓终于真心地笑了出来。

  其实王皓在处于低谷的时候,曾经一度觉得自己夹在中间很难受。上面有王励勤、马琳压着他,后面有马龙、张继科和许昕顶着他,王皓觉得自己是夹心饼干,两头受气。刘国梁反驳了他,换个方式去想,这应该是你最好的时机,可以说老的老、小的小,而你王皓才是最成熟的中坚力量,是当家作主的人。回忆起那时出现消极思想的王皓,刘国梁一脸认真地说:“这个世界杯冠军对他来说太关键了。”

  王皓自己当然也知道世界杯比赛对他的重要性,而且他知道,他必须拿冠军。“只有拿冠军才最实际,才最能证明问题。”王皓当时可能没说出口,但是心里就是这么打算的。决赛碰到刚战胜过他、气势正足的张继科,王皓的表现让吴敬平非常满意:“决赛的时候,张继科拼得很凶,超出了王皓的想象,但后来整个局面是在王皓控制范围以内,他基本上掌握了比赛的节奏、掌握了场上的节奏。前面王皓是扛住张继科,打些节奏,磨掉他的锐气。打到后面王皓就加快了节奏,打得比较凶。其实可以说,王皓终于经历了这一年的磨练,再次站起来了,成熟了很多,到了新的一个台阶上。”吴敬平说,世界杯把王皓打“活”了。

  第三次捧起世界杯冠军奖杯的王皓,说那时候的笑容是他自从全运会拿冠军以后笑得最开心的一次。“已经394天没有认真笑过了,球迷和媒体都帮我计算着呢。”王皓说,这些舆论上的东西他都是很在意的,在冠军荒的日子里,每一天都会给王皓增加一分压力,“就像杠铃片一样,一斤一斤往我身上加。”

  世界杯对于王皓的意义是他终于回来了,不再是面无表情地打完比赛就走人,王皓又开始笑着调侃自己:“又拿了世界杯冠军,没准有人会说,王皓只会拿世界杯了。明年如果拿了世锦赛冠军,就说王皓只会拿世锦赛了。”

  “那就赶紧2012拿奥运会冠军,让大家说你也会拿大满贯。”王皓听了记者的话,乐颠颠地点头。

  亚运会混采区里,刘国梁面对所有媒体说,王皓是现在中国队的定海神针。媒体们将定海神针四个字抛给王皓,王皓笑得特别淡定:“既然到了这个时候,我就必然要承担这样的责任和压力。我觉得现在动力更大一些,因为领导和教练能让我挑起这个担子,我觉得是我的荣幸,我也会更加地努力。”王皓这时的笑容会让你觉得,心定。

  去亚运会之前,王皓在单打上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不输给外国人,很低,也很实际。他没有再纠结过团体决赛他会不会不上场,因为他知道没有这个可能性。被打活了的王皓,人回来了,信心也回来了。

  “团体赛对于我没有不好的回忆,我没输过球,最多是莫斯科没能上场。我之前参加的三届世锦赛、两届亚运会、一届奥运会和两届世界杯,我团体赛都没输过球,在我印象里没有不好的回忆,这是我最大的心理优势。”信心十足的王皓是一个强大到可怕的角色,亚运会期间,刘国梁在和国外教练员交流的时候得知,他们觉得中国队最强的运动员是王皓,感觉王皓是不可战胜的,他们觉得没有东西能赢他。

  亚运会赛场上,王皓确实给人这种感觉,他站在场上,就会让人觉得安心。定海神针四个字,也正表达了刘国梁对王皓状态回归的欣慰之情。亚运会赛场上的王皓,不再是王皓他自己,他是中国队不可缺少的王皓,他身上肩负的,是一个团队的信任。决赛中上场,3比0完胜吴尚垠,赛后王皓轻描淡写地微笑着告诉记者,他完成的,是在他心中早就板上钉钉的事。

  亚运会双打比赛,王皓的搭档是在2009年全运会期间配过、但是配得不太成功的张继科。单打虽然只给自己定了不输给外国人的目标,但对于双打冠军,王皓非常渴望。谁都知道,强大的双打实力,是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砝码。“双打很关键,不仅对我很关键,对张继科更关键。我们两个都非常想要,因为双打在奧运会团体比赛里非常关键。”王皓心里清楚,不论是自己还是搭档张继科,都视双打金牌为囊中之物,是必须要拿下的。

  只是二人配合起来还是出现了小摩擦:“在半决赛我比较着急,对场上形势没有把握好,因为我们在2比0领先,第三局10︰6领先情况下输了,我明显感觉到张继科心态起了变化,我那会儿应该多鼓励他安慰他,但是我选择自己得分,选择相信自己而不相信搭档。这是最致命的。”幸亏韩国的小将郑荣植/金玟锡实力上并不足以和王皓/张继科媲美,王张二人苦战七局最终拿下比赛。这场半决赛也给了两个人不小的教训,在决赛对马琳/许昕的时候,沟通明显多了起来。

  “决赛里我没有再出现慌张的情绪,首先我做到的是相信张继科,我对我自己有信心,毕竟我跟左手配或者跟右手配都拿过世锦赛双打冠军,所以觉得自己首先要相信同伴,在比赛里起到主心骨的作用。”获得双打冠军后张继科说,赛场上他是真紧张了,而且他没有想到王皓会这么拼命。而挂着双打金牌的王皓依然是很平淡地笑,那时距离他给自己定的最后一个目标——单打不输给外国人,还有最后一战。

  4比0横扫水谷隼,王皓和马龙会师亚运会决赛。虽然最后的男单金牌属于马龙,但王皓依然把最灿烂的笑容挂在脸上,刘国梁也依然觉得王皓是这次亚运会表现最好的队员。“王皓在2010年下半年的表现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是我们队伍的绝对核心,定海神针,团体、单打中都让人觉得很安全。”

  “安全”这两个字分量很重,是王皓用一年多的纠结和磨练换来的。刘国梁认为,为什么外国人更怕中国队了?因为自信的王皓回来了。为什么2010年下半年男队的气势又涨起来了?也因为自信的王皓回来了。

  记者手记

  在国家队采访王皓的时候,没有得到男单冠军的他笑得一脸轻松,“其实还是有点遗憾,要是能拿三金当然更好了。”但这个小遗憾带给王皓的已经不是杠铃片一般的压力,而是让他看到自己身上更多的潜力。

  聊天过程中我们两个都爱用“那段时间”来定义王皓的低谷期,具体“那段时间”是哪段时间呢?我把这个问题抛给王皓,王皓想了想回答:“我也拿不准,就是在全运会之后,到世界杯之前吧,394天嘛。在没拿冠军之前大家都帮我算,我自己也在算。”

  最后丢个老套的问题给王皓,让他总结一下自己的2010,王皓是这么说的:“这一段低谷期我最大的收获是懂得怎样去珍惜自己的事业。真不夸张,以前我不太懂。总是从失败中不断爬起来,2004年和2008年两届奥运会亚军,那时候不算低谷,因为大家给我的鼓励、安慰和理解很多,自己只需要慢慢调整心态。状态是一直有的,球是一直有的,能力也一直有,只不过情绪上有阴影。但是那段时间是因为我的状态没有了,能力下降了,心态也没有了,人只剩一个名字在那了,这会再开始努力,有点像刚开始学球一样。在国家队有点像刚上一队的感觉,水平已经到想赢非常困难了,可能现在再跟中游的水平打或者后面的打非常轻松了,都在控制范围内了,但是那会儿大家差不多。对手看我状态不好就更来劲了,包括外国人和自己比赛也一样,所以对自己刺激比较大。说实话我之前对乒乓球的付出在70%,到现在自己也没到100%,所以从现在到2012年这一年多时间一定要冲到100%,甚至200%,毕竟是我最后一届奥运会了。”

  王皓说话的时候没有笑,而我听他说话却感觉心里踏实,踏实得很想笑出声来。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年国际乒联巡回赛专题   《乒乓世界》夏娃专栏

更多关于 王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