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马琳梦回巴黎:不管输赢 这一次只为梦想

2013年05月10日10:52  乒乓世界杂志

  以下为《乒乓世界》2013年第五期内容,马琳回忆10年前的世乒赛经历,展望今年的表现:

  从巴黎到巴黎——

  马琳,从钻牛角尖,到为梦而战

  2003年打世乒赛前,我的状态还可以,世界排名仅次于王励勤排在第二,是夺冠热门之一。那几年刚改了大球,我在国内外的战绩都很好,急于在大赛中展示自己,很想拿到冠军,所以备战时心情很焦虑。另外,总觉得公开赛、联赛都拿了冠军,又已经是自己参加的第三届世乒赛,似乎到了应该拿冠军的时候了。

  但最终我在8进4时输给朱世赫,一是当时我打削球的能力不够,之前两次碰到朱世赫都输了,再有一个原因是着急,也太紧张了,因为我当时太想赢了。

  十年前逼自己拿冠军

  巴黎世乒赛上输给朱世赫的比赛我记忆犹新,赛前准备得很充分,但是出征之前在封闭训练的时候没有特意去准备过打削球,因为那时我没想过朱世赫能上来,存在着侥幸心理,偏偏那年他状态好,碰上我之前的比赛也打得很好。比赛打到第七局,自己9:11输了,第一局挺关键的,我在10:7领先的情况下没有赢下来,第一局如果赢了,可能就不一样了。第一局输完以后,这比分就一直咬着,在这种时候我出手的坚决性,以及感受到的场上气氛都会不一样。那场输得比较可惜,如果赢了他,应该说我那次有很大希望拿冠军。但对于我来说,很多届世乒赛都是机会,不只那一次。我的世乒赛一直充满着“机会”与“丢机会”。

  在大赛中,我输得都大同小异,都是在快赢或者机会很好的时候心态上有起伏,到了这个时候,我的战术运用和出手就不像平时坚决和果断。其实就是内心紧张,有一些侥幸的心理,我就想求稳求快赢下来。比赛就是这样,我还算运气好,总有机会,但我在世乒赛中把握机会的能力确实差一点,尤其是每次看到冠军的时候。

  以前每一次参加世乒赛,都是在逼着自己拿冠军。现在再看从2003年开始的那种状态,叫“钻牛角尖儿”。也许是那个年纪的特点,我就是告诉自己必须要拿冠军。这种感觉直到2008年拿到奥运冠军以后才有所缓解。

  轻敌导致全军覆没

  其实2003年丢了男单冠军对我来说没什么影响,因为我经历了2000年世乒赛团体的输球。2000年我才20岁,根本就没经历过中国队输球,那次失败让我知道了比赛的残酷性。我还经历了2002年的亚运会,那次算男队输得很惨的一次,还有2004年奥运会丢了男单金牌,所以2002年、2003年、2004年那几年对于我们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一个阶段。从2005年上海世乒赛以后,我们这口气才开始缓过来。从2005年到现在,中间也有一些波折,但在大赛中发挥还是比较稳定的。

  十年前我们对手的水平跟中国队差不多,可以说那时候我们有一批实力相当的对手,施拉格、波尔、萨姆索诺夫、庄智渊、柳承敏、吴尚垠都在当打之年,朱世赫在巴黎世乒赛上也爆发了出来,此外格林卡、科贝尔、金泽洙、蒋澎龙等等很多人也还在打,现在对手比当时差很多。但我认为十年前输球最主要的原因是轻敌,大意失荆州。有6个人都是以3比4输的,打到第七局都输了,一场没赢。这就是因为对困难没有准备好,再加上当时场上的气氛,已经完全被欧洲人压住了。

  现在的中国队和十年前相比,整个队伍的人员配备和状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队肯定比十年前更强,这几年连续包揽,这个时候外界和外国队员,可能无形中把中国队捧得比较高。其实越到这个时候,我们越要有忧患意识。人往往在自己好的时候更容易出问题,因为你想的问题少了,往往当我们把困难准备做得特别充分的时候,比赛时会感觉比较轻松。就像准备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觉得很难很难,我们在主场只能赢不能输。没想到那次是历届奥运会中我们打得最轻松的一次,一场没输,单打还包揽前三名。这正是因为所有的困难我们都准备了。在困难准备没做充分时,人会觉得应该会顺利,但突然一下出现困难,跟你想的不一样的时候,就会发蒙,一旦你发蒙,一场比赛可能没了,十年前我们就是这样。

  第九次世乒赛,只为梦想

  十年以后,世乒赛又回到巴黎那个城市和那个体育馆。有时候我觉得外国人很期待历史重演,能冲破中国队的防线。去年多特蒙德世乒赛的时候,当地和国内媒体都报道1989年中国男团在那里丢了冠军,但我们最后拿到冠军还是比较顺利的。现在世乒赛回到巴黎,其实对我来讲没那么多感慨,运动员只是专注比赛,尽全力打比赛,不会想太多场外的东西,要说回忆,我第一想到的是场馆很大很漂亮,能容纳两万观众。

  我从1997年开始参加世锦赛,这次备战时的心态是最轻松的,如果派我出战,第一个目标仍然是不输给外国人,这样才算为自己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应该是我的最后一次世乒赛了,所以不能有这些遗憾。第二步再想往前进的问题,先把前两轮打好,前两轮的对手比较别扭,球路不是很熟;中间两轮就是考验自己的心理素质, 32进16和16进8这两轮比赛中外国对手都具备一些水平;比赛到后三轮靠实力和能力,是个全方位的考验。世乒赛打7轮,从8进4开始,就真是肉搏了。

  2003年到现在这十年,从我自己的变化来说,一个是年龄增长了,一个是经历的东西和得到的东西多了很多。十年前我参加世乒赛,想去拿冠军,是要去搏、去抢的。十年后的我如果还有机会去参赛,就是为了梦想而战,这两种心态完全是两个概念。

  如果现在我的实力还跟我十年前一样,那我夺冠的概率就会大很多了。经历了这么多年,到关键的时候我的想法和我处理球的方法会和以前有很大不同,现在很多东西我都懂了,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我今年的备战比2011年那次世乒赛还更轻松一点,毕竟那时候在竞争奥运会,这次不管输赢,对我自己来说只是个实现梦想的过程。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乒乓世界》电子版:http://chinattw.cn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