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舅,何许人也?不瞒你说,就是采访这次东亚运的老记们。大阪东亚运是国际奥委会7月决定谁将成为2008奥运主办城市前,大阪最后一次、也是最好一次亮相机会。记者们虽没有投票权,但通过到现场采访,可亲自感受其举办大型运动会的能力。这就像娘舅不能代替丈母娘选择“脚女婿”,但敲敲边鼓的作用还是有的。
对采访综合运动会的记者来说,最惬意的事莫过于采访方便。方便,可能包括这么几 个方面。一是场馆相对集中;二是记者班车快捷;三是翻译工作到位。大阪人似乎都不符要求。
场馆分散是大阪申办奥运最大的障碍。尽管大阪的公共交通网比蜘蛛网还稠密,但毕竟换来换去不方便,况且还有语言障碍。更想不通的是,记者不能凭借有效证件,免费乘坐,这在以往任何一次综合运动会中不曾有先例。场馆分散,那记者班车多一点呢?偏偏班车又特别少,不少班车相隔时间超过二个小时。有时班车还会不按时发车,更增添了记者们的苦恼。
翻译工作也不周全。说是请了近1000人充当口译志愿者,但其中每天都能来的并不多,因为他们毕竟都是在职或在学的人。一些出钱请的翻译水平也是良莠不齐。有些甚至还不如记者,翻译倒像是来锻炼口语与听力的。据说,这次组织工作都是由一些生手在那里操办,问题一大堆看来也是难免。
有记者分析,开始大阪对这次东亚运还是很看重,结果5月15日国际奥委会直截了当地表示,只有巴黎、多伦多与北京有希望后,大阪人的心一下凉到脚底板。(特派记者高兴)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订手机短信重大赛事体坛动态突发消息尽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