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罗马3月25日专电新华社记者宋建
3月25日,星期日,多云
今天罗马举行马拉松比赛。尽管罗马马拉松赛的知名度远逊于纽约、伦敦、柏林以及巴黎等大城市的马拉松比赛,但出于做记者的职业需要,还是决定走近看一看。
昨天,罗马艳阳高照,平均气温达22摄氏度,看着街上年轻人的“超短打扮”让人不禁产生一种疑虑:夏天这么快就到了?今天一出门,空中浮着厚厚的云层,阵风习习。啊,这天跑步太舒服了!运动员肯定能出好成绩,也许能出新闻?!
将车开至禁行区边缘,我“弃车”代之以步行逐渐向比赛的中心地段斗兽场靠近。不知不觉自己就混入了一股“白衫大军”的行列。他们不分男女老幼,都套着一件印有马拉松比赛标志的白色圆领衫,很多人胸前或背后还都贴有号码。号码是5位数,看来今天来赶场的起码有上万人。
由于长时间混迹于“凑热闹”队伍,我的注意力也逐渐被他们吸引。年轻夫妇推着还不能坐的孩子走在队伍当中;几个小伙伴相约踩着双轮小滑车穿梭在人群中,别看人家年纪小,速度可不慢;周末全家人都来跑马拉松了,家中的小狗没人照顾,怎么办?带上,再给它套一件白T恤,合身!
随着时间的推移,比赛的先头部队已开始一个个冲终点线了。记录下他们精彩的瞬间之后,我开始反向走回,而正好同掉在后面的队伍中人们一个个打照面,他们或是健步如飞、或是一步一斜、或是跑一段停下来做做深呼吸,但人们的方向都是朝着最后的终点。
头发花白的老者,面红耳赤,动作有些僵硬,但脚下的步伐并不显得凌乱;刻意精心化妆的女长跑者,一路跑来总是小心地不让汗水过多地破坏了自己在脸上的“杰作”,但双脚却也不曾停下;一个跑步者遇上了熟识的朋友,停下来,掏出腰包中的相机为他们拍摄下加油的场景后,重又向终点跑去;远处肩并肩跑来两人,他俩似乎靠得太近了,离近才发现,两人挨着的手臂上用短绳绑在一起,落后一脚距离的那人是盲人;一个老者由于没有人陪跑,就把爱犬带上,但怕它思想准备不充分半路退场,就把拴狗绳寄在腰间,爱犬一路跑来,虽没有太多抱怨,但一身略带卷曲的皮毛早已湿漉漉地溻在身上……
路当中的跑步者用力,路边的观者也同样卖力。几个对数数仍充满兴趣的男孩坐在路边对每一个跑过去的人大喊其所处的名次“156,157……”;一个善解人意的老者总是把身子一次次探出、靠近跑步者,用肯定地语气说道“还有500多米,不远了”;一个身着比赛秩序管理员服装的大学生模样的小伙子,对跑过眼前的人们不断地鼓励着“注意安全,重要的是到达终点”;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奶奶看到人们在实现着自己的梦想,情不自禁地叫到“好样的,加油!”……
马拉松赛场闪光灯闪耀的焦点固然是直指那些矫健的身影。但也许罗马普通人理解,竞赛成绩只是比赛不可或缺的一小部分,这场马拉松比赛的真正主角是他们:全民健身,重在参与。想想去年北京马拉松比赛时自己还在家中睡大觉,我不禁生起一种惭愧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