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首页 | 滚动 | 要闻 | 图片 | 球迷俱乐部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 | 排协 | 篮球 | 风暴导航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综合体育 > 中国体育报 > 新闻报道




与爱好登山的朋友谈谈心--王延郁

http://sports.sina.com.cn 2000年5月26日 13:36 中国体育报

  2000年的高山探险,可以说是个“多事之春”,5月里,先是青海玉珠峰先后有两支登山队遇难,死了5人,还有冻伤的,接着又有珠峰传来我的朋友阎庚华失踪,使我感到心痛。

  作为一名中国体育报的记者,我曾于1985年和1991年两次随登山队进山采访,上到过海拔5800米的高度,算是一名登山运动爱好者吧。我想以我所经历的、看到的和听到的,与爱好登山的朋友们谈谈心:

   登山是强者的运动,但并不是身体好就都能登山

  朋友们都知道,没有好的身体,不可能去登高山。但高山探险并不单纯由身体好来决定。在高山上,氧气稀薄,8000米以上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约只有海拔0米外的五分之一左右,而每个人的耐缺氧能力是不同的,就是所谓的“高山反应”吧,所以有的人在海拔四五千米会出现头痛、心跳快、血压高等症状,也有的人在海拔六七千米还没有很大的反应,在8000米以上就可能发生昏迷。专业登山队员有7000米队员和8000米队员一说,一般是经过减压舱等专用设备测定出来的。

   登山要有专业装备并经过专业训练

  听登山界的朋友说,这次在玉珠峰遇难的登山队中,竟有一名队员是穿着皮鞋上山的,这真让人哭笑不得。您登的是雪山,不是香山。我曾看到一份资料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6摄氏度,在高海拔的低温下,没有必备的防寒装备是很难避免冻伤的。如果在冰川或积雪上攀登,还必须穿上厚厚的高山靴和冰爪以防止滑坠。而手中的冰镐,可以说是救命用的,一旦发生滑坠,用冰镐勾住冰裂缝、岩石或哪怕任何东西,都可能使你免去大难。但我曾见到一些登山爱好者,只是用手握住冰镐而不是把冰镐上的皮套套在手腕上,管什么用呢?高山探险有很多专用器材,而它们的使用是要经过培训的。

  有一个故事,现任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在珠峰登顶后下撤途中,曾因高山缺氧造成暂时性视力障碍,在第二台阶的金属梯上一脚踏空,身体倒悬在空中,他是运用在平时多次训练过的这种情况下的自我解救方法,又经多次尝试才正过身体继续下撤的,如果没有专业训练,可能他也下不来了。

  所以,国家体育总局不久前召开关于登山运动管理的紧急会议,会上曾提出今后参加高山探险的队伍和个人要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我认为很有必要。

   登山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和集体主义精神

  据了解,在玉珠峰遇难的业余登山队员,是在队长要求他们下撤后不听指挥而发生意外的。对他们的这种表现,我能理解,因为我在第一次参加登山采访时,也曾多次强烈要求继续向上甚至参加突击顶峰,还和中新社的记者一起动过拦截下山队员换上他们的高山装备自行上冰川的念头。

  但两次参加登山和后来与登山队员的交往中,我深切体会到高山探险活动中严密组织、严明纪律和集体主义精神和重要性,也为登山队员们的服从和奉献所感动。

  西藏登山队可以说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一支登山队伍,他们大多数队员都有珠峰登项的实力,便到现在为止,也不是凡有实力的都登过顶,许多队员是在登山过程中为队友运送物资,修路,做无名英雄。而1975年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时,登山队员多达189人,其中很多人是体力技术都很好的,但最后登顶的是9个人,更多的人是为他们的顺利登顶创造条件。登上世界最高峰,恐怕是登山运动员和爱好者最大的心愿了,为队友而放弃登顶,应该说他们付出的是最大的牺牲,我深深为他们所感动,我认为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登山者。

   登山要有自我保护知识和能力

  求生,是人的本能。自我保护在高山探险中是每个人都有的意识。但我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自我保护的知识和能力。

  比如,登山界登山协会的秘书长于良璞给我讲了一个故事,1998年在珠峰北侧8300米营地附近,发现一名外国登山队队在离帐篷很近的一块岩石上靠着冻死了,脸上还挂着氧气面罩。据分析,他很可能已经疲劳之极,而在感到已经安全的情况下想先吸点氧再进帐篷休息,而吸氧后带来的舒适使他睡了过去。

  李致新也告诉我一个故事,他和王勇峰登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接近顶峰时,他的体力消耗殆尽,感到再也走不动了,王勇峰就在雪地上铺上背包,让他躺下睡15分钟,而且只许15分钟。王勇峰把自己的鸭绒衣盖在李致新身上,坐在一边看着他,15分钟叫醒。李致新在这种情况下能活着睡醒,是他们有自我保护的知识加上王勇峰那时对他有保护能力。

  再说王勇峰那次珠峰登顶下撤遇险后,天黑了才摸到8680营地,精疲力尽的他并没有立即钻进帐篷睡觉,而是寻找在这个营地上各登山队遗弃的氧气瓶,找到几个还有半瓶的氧气瓶后才进帐篷,吸氧、休息。他运用自己丰富的自我保护知识,在吸氧后恢复或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才有最后的安然而返。

  其实,就是群众性的登山运动,登不高的山,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和知识,如控制登山的速度、登山时的心率,防止摔伤、扭伤,注意防风、雨、雷电及雨季时山间的洪水等,才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真正达到健身的目的。

   热爱登山,热爱生命

  登山运动,自有它的魅力。许多人迷上登山,别人可能并不理解。

  但我希望登山爱好者朋友们,不管我们相识还是不相识,请热爱生命,多一些登山的知识,多一些登山的能力,多一些登山的组织严密,有时候还要学会多一些服从和顾全大局,才能在登山过程中享受快乐、幸福。王延郁


相关报道:玉珠峰:搜寻结束 培训开始
相关报道:中国登山运动员11次征服珠峰
相关报道:珠峰大本营搜寻阎庚华的工作仍无进展
相关报道:珠峰登顶获证书 阎庚华下落仍不明
相关报道:花甲老人、瑞士女队员、藏犬--珠峰登山花絮三则


点击此处参与讨论

参与CNNIC有奖调查,获得十佳网站评选投票权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综合体育 > 中国体育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