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和3日,常昊将与李昌镐下第4届应氏杯决赛五番棋的前两盘。在此我不想谈常昊有多少胜算的问题,因为他过去对李昌镐的战绩是1比11,并且至今已有十连败的纪录,我要谈这个问题也显得苍白乏味。我只想谈一点棋盘之外的道理。
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先必得有志向,有这志向带来的压力。我们不能说中国棋手没有志向,没有压力。说到常昊,我们早就听他自己说过,他要成为超一流棋手,要夺取世界冠军。这一次,他出征应氏杯决赛,虽说他不敢表露出想夺这一奖杯的强烈愿望,怕人家笑话他不自量力,但他心里想夺取冠军的那种人之常情,是不容怀疑的。不过话说回来,他这次的夺冠雄心所带来的压力,因为对手太强,会显得有限。他的压力主要来自另一角度:在李昌镐的面前输得太多,总想赢回来,想早一点赢回来。舆论对他的微词已然不少,棋迷对他的议论也有许多,再不拿出点像样的成绩来,已经不好向他们交代了。在这两方面的压力面前,常昊如何保持住自己的平常心,或者说能保持得了多少平常心,是衡量他这次比赛成绩的“砝码”。
修行和练功的人要练坐禅,练定力,围棋谓之曰坐隐,其与修行、练功相通是无疑的。吴清源先生强调平常心,也无非是要棋手在下棋前和行棋过程中,以平常心态对待棋局对待胜负,在棋盘前定得住自己,以期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最佳状态。只是,平常心也好,我今天说定力也罢,都好像是理想,是棋手追求的一个目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看别人做容易要自己做难,没有人完全做得到,就连吴清源本人和现在最优秀的棋手李昌镐也做不到。他们能达到的只是比别人做得好,比别人更有平常心更有定力。吴清源先生在他大约800局正式比赛中,胜率甚至不如现在的李昌镐。李昌镐对周鹤洋、依田纪基、芮乃伟也都是负多胜少。当然,也并非是李昌镐的水平不如这三位,而是他在与这三位棋手对弈时无法保持好自己的平常心,定力出了问题。
下棋也像学生考试,平时研究就像学生的学习。有的学生小考成绩好,大考上不去,也如棋手平时训练和预赛下得好,决赛和大赛过不去。学习和考试是每个人都有的经历,考试和下棋有个发挥问题,而发挥的好坏就来自人的平常心或者定力。而平常心、定力来自哪里呢?一是平时的学习,考试时的题目平时都做过并且都做对了,你遇到这种考卷容易保持平常心,容易做得得心应手。平时你对定式、布局研究得多,研究得透,你在比赛中不仅对对手下出的定式应付自如,还可以推陈出新,下出新手让对手为难。二是对对手的研究,当今是信息社会,棋手的棋谱能很快传遍世界,没有哪个棋手是无懈可击的,李昌镐在周鹤洋等人面前输得多也无非是他们找到了李的弱点,抓住了予以痛击,李也无还手之力。而且因为人的性格、棋风有相对稳定性,李昌镐就是知道自己的毛病在哪里,老是这样被人攻击,他也不能马上改变。这就是李昌镐老是输给同样对手的原因。
常昊与李昌镐下了12局棋了,相互都非常了解。李昌镐在过去的比赛输得多一点的对手是两类:一是蛮不讲理的对手,芮乃伟、刘昌赫、依田纪基都是这一类。李昌镐的棋虽然功夫全面,但他最爱下的是功夫棋,平平淡淡地与人磨官子。一旦对手强拉着他乱杀,情绪好时谁来乱杀他都会从容化解,情绪不好时被对手一激,也与人乱杀,就等于他将自己的优势收起来与人对抗,有点像象棋拿掉一个车来与对手下,自然就给了对手更多的取胜机会。二是比他更冷静扎实的对手,这只有周鹤洋一个人。其实,说周鹤洋比李昌镐更冷静扎实,可能抬高了周鹤洋。李与周之间的故事,第一局李昌镐没有把周当一回事,第二局却又太把周当回事,而连输了两盘,第三盘李昌镐就是神也坐不住了。
常昊没有周鹤洋的三连胜资本,也没有刘昌赫、芮乃伟、依田纪基那样的狠劲,只有十连败的纪录压在心头。我理解常昊上场的心情。棋迷们当莫问结果,只看棋局精彩不精彩。棋局精彩就是常昊“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