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如果用技术革命来形容米卢蒂诺维奇对中国国家队的改造,相信会有一部分人很不服气,但历史迟早会证明这一点。不管若干个月后中国队能否突破世界杯预选赛,这场规模不大的“革命”都必将留下中国足球新思想的种子。 观察本次亚洲杯赛,中国队的表现稳步上扬。他们先当了一回普拉蒂尼的“足球娃娃”,但很快特鲁西埃就说他们“发生了变化”,最后兹瓦迪诺维奇竟然看到了他们的“脱胎换骨”。中国队为什么会获得这样的一些评价?它的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中国队的变化是什么。 中国顶尖级别教练金志扬答记者问时用“以我为主”四个字来概括这个变化,虽然并不充分,但简练准确,并显示了两个方面的事实:其一是金志扬本人做为中国教练向世界最高级别教练学习的一个代表人物,表达了自己对先进足球思想的某种程度的理解;其二,“以我为主”是中国国家队有史以来第一次从技术上、而不是从精神上获得的新观念。获得这个足球技术而非足球精神的新观念,是中国队为拥有其从来没拥有过的某种“足球风格”所迈出的第一步,当然也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 什么是“以我为主”? 从表面上看,中国队的精神面貌变得积极向上,竞技状态变得较为稳定,比赛作风变得十分顽强,象是哪位政工干部的思想工作起到了空前的作用。而实际上,这些可喜现象均为先进的足球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这种先进思想,可近似地理解为“以我为主”。 具体说,现代足球的本质是竞技的本质,这个本质只能通过足球比赛来加以表现,而比赛的核心内容就是参赛双方专业技术能力的较量,对于其中任何一方而言,它在比赛过程中的任何时刻都必须强调“自我”,强调主动意识。这是许多世界先进球队多年实践的结晶。 强调“自我”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运动哲学,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在中国足球历史上常常沦落为一句空话,原因就是很多专业人士片面理解“自我”的含义,不能从一定的思想深度上认识足球运动的这一本质。事实上,我们整个足球界一直未建立起系统的、学术的现代理论体系,不能从理论上对教练员的执教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导和支持,造成长期普遍的对足球运动内在规律的误解或曲解。大家都不懂得“自我”对于足球比赛的重大意义,把它肤浅地理解为本方的阵型、战术细节、体能状况和个人特点,或者比赛作风、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等等一连串概念,好比是只懂得砖、瓦、水泥、沙子而不知道它们组合起来是房子。这导致在关键大赛中每每丢失自我,失去了获胜的基础。我们看看1981年以来的五次世界杯外围赛,中国队每次不同的总结其实只能归结成一条,就是过于强调“针对不同对手制定不同战术”,错误地把这一战术策略上升到指导思想的高度,不能做到“以我为主”,而总是“以对手为主”,被对手牵住了鼻子。人们总说中国国家队“没有风格”,这并不奇怪??连“我”都没有,何来“我的风格”呢? 米卢蒂诺维奇可能在2000年3月份他到中国不久(中日对抗赛),就认识到了中国队不具有所谓风格的根本原因。他对中国队的改造始终围绕“找回自我”而展开。我们可以分两个部分对这个改造工程加以分析。 第一个部分的改造是转变了中国队的运动观念。 首先,米卢蒂诺维奇改变了中国球员对待职业的态度??在短短的飞行集训中“享受生活”并不象听上去那么简单。职业是生活的一项主要内容。向一个国家的顶级球员灌输这么初级的思想,米卢蒂诺维奇可谓是有惊人的锐利眼光!中国足球“专业”运动员的历史远远超过了1995年,但诚如北京国安俱乐部现任副董事长张路先生所言(大意):“过去专业球员常常感受到来自这个专业的痛苦”。中国足球工作者们一个固执的偏见,就是狭隘推崇“艰苦严格”,很多训练手段极其重视寻找消极面的不足,而在科学性和“人的情趣”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涉及。即使在很高级别的球队里,仍然没人会产生什么享受足球乐趣的念头。大家不敢享受,或者从根本上就不知道还有“享受”二字。过去,中国国家队在赛场上经常是一副遭受折磨的样子,特别是1986年以后的历次中韩之战和五次世界杯预选赛的关键之战,都表现得非常典型(大家还可以回忆一下1984年亚洲杯赛上的“南朝鲜队”,简直和中国队一模一样)。为什么紧张焦虑成那个样子?因为在你的内心深处根本没有足球的位置,你想把它搞好但你根本不喜欢它。中国球员缺少“足球就是我”的生活体验,所以很正常??来的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低级失误而不是稳定和信心。 米卢蒂诺维奇为了让中国球员进一步感受到足球的“人性”意义,常常在严肃的场合(例如某次赛前准备会上)开些不小的玩笑。更重要的是,他在很多方面表现得十分“狂傲”,并且有意做给很多人看。这使人联想起当年健力宝队初至巴西时的情况:中国少年们进球后常常一声不吭地走回本方场地,这让很多巴西教练感到疑惑和不满,从职业的角度说,他们非常不欣赏类似“谦虚谨慎,含蓄做人”这样的东方哲学,于是要求健力宝队员必须学会“狂妄”??李金羽那些花哨的庆祝动作并不是毫无由来的。请注意,培养球员的狂傲气质是很多巴西教练员必做的工作内容。足球在本质上需要狂热和豪放,需要全身心地乐观向上。从一定程度上说,这种有点不可一世的气质正是产生勇气和力量的源泉。难能可贵的是,米卢蒂诺维奇极其奇妙地运用他的傲慢和乐观行为,使中国国家队球员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新的精神洗礼。 上述“精神胜利法”并非足球比赛的次要因素,而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从技术上达到“以我为主”的比赛境界的精神基础。可惜中国教练员在这一点上的差距也非常大(仍是由于缺乏学术理论的指导),以至于他们麾下的不少球员直到三十好几了还还保持着“小学生”的踢球模样。历届中国国家队在大赛中常常过份拘谨,发挥不出正常水平,一次两次当然算不上“严重问题”,但如果它总是反复出现,持续时间达二十年之久,就不能不说它严重了。米卢蒂诺维奇的首要功绩,就是真正打破了中国国家队长久以来的沉闷氛围,使它有史以来第一次敢于不把对手放在眼里,而是把“自己”放在眼里,强调自我的生存意义,重视自我,以我为主。 下面,我们来看看米卢蒂诺维奇对中国队的第二部分的改造。毕竟,“以我为主”要求这个“我”里面必须有技术内容,一个毫无技术内容的“我”仍是不足以用来支撑比赛的。 过去,中国队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不会控制比赛的节奏??根本不懂什么是比赛节奏。是的,确实如此。绝大多数中国教练员头脑里的“节奏”概念完全是错误的。举一个例子,中央电视台足球赛解说顾问一般具有专业经历,但当他说到某队“把节奏控制一下”时,指的是“把进攻的速度放慢一点”。除去这个典型外,中国现役专业工作者中“保持”相同错误的人应数以千计。(未完待续)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